福建消费网

远离金融消费风险,护航老年幸福生活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4 20:17:55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群体参与金融交易活动、金融消费的比重不断提升。由于金融产品及服务具有专业性强、创新度高、品类众多等特点,加之老年群体往往精力有限,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老年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为增强老年人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保障老年人合法金融消费权益免受侵害,福建省银行业协会、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福建省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在此谨向广大老年金融消费者作出以下温馨提示。


  银行消费风险温馨提示


  一、请您保管好您的银行账户,不要将账户出租、出借或售让给他人。


  二、请您保管好您的银行账户交易密码、支付密码、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告知他人;请勿将各类密码简单设置为连续数字或生日、电话等,并注意不定期更换。


  三、请您不要将您的个人身份信息、信用信息、账户交易信息、家庭住址及成员信息随意告知他人,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和侵害。


  四、请您不要轻易让别人代您操作银行自助设备、手机银行或者网上银行;在您自助存取款或刷卡时务必留意身边是否有他人尾随或者偷窥,并注意观察刷卡设备有无异常。


  五、请您注意识别真假支付二维码,手机支付时要设置密码,并注意合理设置交易支付限额。


  六、请您通过正规、合法的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切勿相信所谓的高息、高回报投资借贷,自觉远离非法集资。


  七、请您结合自身经济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合理选购和搭配理财产品、代销基金,并自觉配合做好销售过程的录音录像。


  八、请您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短信链接,不要轻信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的来电、来函、来访;如有人向您提出借钱或者转账要求的,请务必确认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九、请您注意合理适度使用信用卡和小额消费贷款,注意按时足额归还本息,珍视和保护好您的个人信用。


  十、请您不要轻信免费的旅游、保健、养生类广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理性判断,防止因小利小惠而造成大损失。


  保险消费风险温馨提示


  一、请您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年龄健康状况和缴费能力,选择适合您本人的保险产品。


  二、请您勿因“礼品”“返佣”“停售”等诱惑而随意购买保险产品,避免非理性保险消费。


  三、请您切记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具有不确定性,切勿轻信高收益承诺。


  四、请您知悉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理财、国债、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在功能上各有侧重与区别,保险保障是保险产品的首要功能。


  五、请您在购买保险产品前,详细了解保险公司及销售人员的有关信息,认真阅读和了解保险条款,特别是犹豫期、宽限期、责任免除等条款内容。


  六、请您在投保人身险时如实告知身体健康状况,如实填写投保书并亲笔签名,避免影响正常的保险理赔。


  七、请您勿委托保险销售人员代缴保费,建议通过银行转账或柜面现金交付方式直接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以防资金受损。


  八、请您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保险产品,不要与保险从业人员个人签订保险协议,不要接收从业人员个人出具的任何收据、欠条。


  九、请您勿轻信某些打着“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幌子的个人或团体,避免失去已有保险保障,并给个人资金带来损失。


  十、请您勿将保单原件、身份证、银行卡、电话号码等个人重要物品或敏感信息随意提供给他人,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和被非法利用。


  福建省银行业协会

  福建省保险行业协会

  福建省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

  2021年3月14日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