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股市继续走低,众多万能险月结算利率也一路下滑。在动荡中,不同保险公司的万能险结算利率走势出现了分歧,中资万能险跌幅较大,而外资万能险却稳中有升。 中资产品下滑 外资稳中有升 记者从平安、太保、新华、泰康、生命、太平等沪上万能险大户了解到,自8月以来,不少万能险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连续第三个月滑坡,且降幅之大令人堪忧。 外资寿险公司的万能险收益显得异常稳健。记者从友邦、中德安联、海康、信诚等几家外资寿险公司网站了解到,今年以来,这些公司万能险单月的结算利率波动非常小,最多的也就相差0.1个百分点。其中,多家外资公司的万能险收益较年初有小幅上涨,其表现似乎与外界资本市场的变化大相径庭。 规模影响收益 仔细比较就可以发现,寿险公司万能险的保费规模与结算利率变动息息相关。那些万能险结算利率跌幅较大的寿险公司,其万能险保费规模同样较大;而万能险保费规模较小的公司,结算利率却能够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 市场上万能险产品种类繁多,但关键卖点还是在于投资收益情况。与传统寿险相比,万能险投资渠道较宽,可以投资股市、基金、债券、大额协议存款等等,资金进入股市的比例更可以高达80%。 据知情人士透露,不同渠道的资金运作风险程度不同,寿险公司各渠道的资金分配比例,决定了万能险实际结算利率的高低。然而,有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实现较高的万能险保费收入,高结算利率起了决定性作用。持续保持较高的结算利率,意味着要扩大投资基金、股市的资金比例,而在股指急跌的阶段,收益下滑是可以预见的。(《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