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震宇 4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了一个决定,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银行于4月20日之前,停止对持卡消费者在ATM机上进行的跨行查询收费。 免费,收费,再度免费,不到一年时间,银行业的跨行查询业务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转折。在这转折的背后,是一场涉及到社会各方面的博弈。 跨行查询费被叫停 “这是一件好事,是银行自觉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行动体现。”在得知跨行查询将免费之后,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显得颇为高兴,“因为这种收费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一直希望银行能停止这种不合理的收费。”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这份声明上,保留了跨行查询收费合法的观点,同时“考虑到当前还有相当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为减轻持卡人负担,服务社会大众,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同意免费向持卡人提供人民币银行卡境内ATM跨行查询服务。各银行ATM投入成本问题,将由各银行之间按市场原则自行协商解决”。 4月9日,本报记者致电中国银联新闻发言人屠波,他告诉记者,“这份协议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出的,和银联没有关系。我们和各个银行之间是和以前一样,为它们提供查询服务,收取相应费用。” 显然,跨行查询重归免费的原因并非是提供此项服务并向银行收费的中国银联停止了收费,而是各个银行自行消化了这部分费用,不再向消费者收取。 中国银行业协会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呢? 三角钱引发争议 探究再度免费的原因当从收费开始。 2006年4月11日,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联初步定于当年5月8日起对银联卡跨行查询收取费用,中国银联相关人士随即公开表示,此说法属空穴来风。到了2006年5月8日,交通银行宣布旗下太平洋卡跨行查询开始收费。随后,除少数几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外,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内的各家银行,纷纷开始对跨行查询收费,境内跨行查询每笔手续费0.3元。 这一收费行为立即被消费者认为是霸王行为,当时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反对收费。2006年6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寄出了一份紧急建议,建议国家价格主管部门暂时叫停银行卡ATM跨行查询收费。“当时我就觉得,银行跨行查询的成本是怎么核算的?收取的款项准备怎么使用?是否需要听证?这些都是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黄细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一些朋友也向我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建议我行使人大代表的权利,反映群众的呼声,于是我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了那份建议。” 此后不久,上海市民邓维捷对中国银联和建行、工行以及交行等3家银行提起诉讼,要求四被告返还已收查询手续费用,同时停止侵权,取消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 同年7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召集各家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相关负责人,讨论引发社会反响的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问题,并于当日提出“跨行查询手续费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包括暂停收费、提供一定次数的免费跨行查询服务等。此方案最终没有实行。 由跨行查询费引发的争议持续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黄细花执笔写的《关于停止跨行查询收费的再建议》获得了56名全国人大代表的支持。 今年3月1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约请黄细花等6位全国人大代表,对银行卡跨行查询收费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当时有关部门和我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并表示一定会认真对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协商工作,以积极稳妥地解决问题。”4月9日,黄细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时我觉得这个问题能得到解决,没有想到这么快。” 多方努力的结果 这场银行与百姓之间的博弈,为什么百姓能胜利?么快。” 多方努力的结果 这场银行与百姓之间的博弈,为什么百姓能胜利? “跨行查询费用被取消,体现了政府有关部门对人大代表所反映的百姓意见的重视。”黄细花表示,“‘两会’后,央行、中国银监会等部门还和我有过一些接触,表示会妥善处理人大代表的意见。现在这个费用取消了,我觉得是政府部门重视群众意见的结果。” 除了政府部门所做的工作外,值得注意的是,宣布取消这项费用的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对此,武高汉表示,“这是行业协会发挥自律作用,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表现。保护消费者利益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还需要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尤其是行业协会发挥的自律作用是不容低估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背景。随着银行业的放开,4月2日,首批外资法人银行获准在华开业,银行业的竞争将加剧。一些专家就此指出,在金融业过渡期结束之后,国内银行业已经迅速发现垄断地位不稳,外资银行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消费者“用脚投票”有了底气。“多方面的努力,才赢来了胜利。”黄细花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