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可口可乐遭福州消费者质疑

来源:315直通车 作者:人气:1172次 发布时间:2006-08-20 00:00:00    分享到:
      继全球头号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公司在日本遭遇“铁粉门”事件、紧急召回237万瓶碳酸饮料后,又在太平洋彼岸受到“铅门”事件困扰。告知称“瓶装可乐中含有的铅很可能是在加工过程中渗入的。可乐瓶上的商品名称是通过喷漆印上的,而用于喷漆的油漆中含铅,从而导致可乐也渗入了铅。”可口可乐中国公司相关人员表示,可乐公司的产品都是安全的。公司选择包装合作商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公司用于包装的玻璃瓶、易拉罐都是经过严格清洗的。
  6月记者又接到福州消费者卢先生投诉,称前几天购买了一瓶600ML香草味的瓶装可口可乐后,发现瓶盖内有不明物质。作为全球知名的饮料企业,其在中国大陆的相关企业对此是怎样解释的?
  据了解,当时卢先生买了瓶可口可乐打开瓶盖发现盖内有不明物质,并未饮用,按瓶上的投诉电话向厦门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投诉。事后,该公司福州分公司的业务人员打电话与卢先生沟通,预约在次日上午的九点处理该投诉事件。结果苦苦等了一天没有见到可口可乐方面的工作人员,卢先生认为作为全球那么大的知名企业,没有一点诚信意识,这样忽悠消费者,浪费他的时间。再次致电该公司,终于等到该公司福州分公司的业务人员。在交谈的过程中,该业务人员称可能是在运输的时候导致的,或者由于天气气候的影响,产品质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并以2瓶同种产品作为补偿。卢先生认为,作为全球那么大的知名企业,产品出现这样的问题实在想不通,对其产品的质量、卫生状况产生了质疑,按照这样的方式补偿表示失望,可口可乐公司没有诚意处理该起投诉事件。结果双方未达成共识。
  而后,可口可乐公司忽悠了几天,福州分公司再次派外事部的黄小姐拜访了卢先生,并以赠饮2箱的方式来处理该事件。卢先生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真的令他很失望,根本没有诚意,用赠饮的方式来赠送给我,按其的地位和条件,会蒙受很多不明影响。结果双方还是未达成共识。卢先生也表示,这是一件很小的投诉事件,看出可口可乐的管理不到位,上下管理层脱节。只要有诚意,处理事件是很容易的,赔不赔另回事。针对此事件,我们也采访了厦门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外事专员俞小姐。俞小姐认为这次投诉属于个案,会让消费者如此的不满,可能由于时间观念的关系,厦门公司的工作人员与福州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沟通好,与卢先生预约没有及时到位处理。俞小姐表示会给消费者满意的答复。
  截止到发稿时,可口可乐公司还是没有给消费者明确的答复。
  编后:从以上的投诉个案,可以看出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今天已引起了社会的重新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信任危机并不始于商界,然而却借助经济大潮,弥漫于整个社会,市场规律也必然将一些信誉不好的企业淘汰。一些知名的大型企业,不能靠打着品牌忽悠消费者,重新认识产品,认识消费者。“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需的生活消费品,食品饮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对饮料业而言,品牌首先代表着品质的承诺,食品饮料是人的生存基础,品质安全是产品需求的核心。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