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漳州台商投资区2025年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区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知识产权赋能人工智能创新”为主题,由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全程指导,漳州台商投资区市场监管局牵头主办。活动邀请了区知识产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以及司法机构的近百名嘉宾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吴雪飞在致辞中指出,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台商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区战略,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截至目前,全区有效专利授权量达3956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53件,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 接着,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陈醒予与台商区党工委委员柯雅婧共同为“专利预审员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省级“预审员实践基地”正式成立。该基地将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企业提供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专利授权周期,助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在产学研对接与政策培训环节,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林育兹、尤晓萍带来机电工程、自动化等领域专利成果路演,推动产学研对接;龙海区人民检察院主任王衍松结合案例解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深入剖析了企业常见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强化企业合规意识。漳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员冯杨帆开展专利预审政策培训,提供实操指导,现场解答企业疑问20余个。在知识产权沙龙环节,企业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聚焦企业创新痛点开展讨论,共商知识产权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此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成果转化、案例警示、互动交流等形式,构建“促研发、大运用、大服务、严保护”的知识产权生态。台商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政校企协同,强化法治保障,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