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执行信用修复,助企脱困促发展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8 11:59:20    分享到:

厦门集美法院:厦门某数控设备公司罚金执行案

——执行信用修复,助企脱困促发展

【案情简介】2023年初,集美法院根据福建高院“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调研活动安排,走访调研辖区民营企业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诉求及存在的困难。走访过程中,厦门某数控设备公司负责人反映,该司在2021年犯虚开增值税专业发票罪,被判处罚金36000元,法定代表人被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十个月。罚金立案执行后,该企业主动缴纳,案件已自动履行完毕。但其仍受刑事和关联执行案件影响,一是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被降低为D级(最低级),每月可以申领的税务票据仅10张,总限额200万元。二是因发票申领受限进而导致无法接受其他企业大额订单。三是企业无法正常申请企业贷款和参与招投标。据该企业统计,2021年以来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到5000余万元。集美法院结合企业自述和向有关方面了解,得知该企业是该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智能数控装备制造型民营企业,产品广泛运用于航空、新能源等领域,与厦门市多家知名企业存在业务往来,是一家极具发展前景的实体企业。调研现场,该院执行法官提出的通过完成企业信用修复工作,最终消除上述不利影响的建议被该企业采纳。

2023年4月,集美法院在收到该企业提交信用修复的书面申请后,两次协同当地检察、税务机关深入该企业调研,研判对策,共同指导该企业信用修复。一是由法院、检察院共同对该企业的刑事财产刑执行、缓刑考察、经营整改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督促其自我核查,规范完善运营体系;二是由税务机关对该企业开展税务流程正规化与相关知识培训,指导企业开展自核审查,针对现有财计情况进行整改优化,两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提交财税整改报告;三是由法院结合企业财税整改和税务部门、检察机关评估情况,向企业释明企业涉执信用修复措施,出具履行情况证明等信用修复材料,屏蔽执行信息;四是由税务机关结合该企业的执行和整改情况,重新评估和调整企业纳税信用等级,助力企业消除信用惩戒影响。2023年5月,集美区税务局审查公示后将该企业纳税信用等级调整为B级,企业可根据经营情况提前申领和按需调整增值税发票用量,且不受200万元的限额影响。得益于信用修复,该企业可正常参与招投标、申请企业贷款。现今企业发展趋势显著向好,2023年企业产品含税收入同比增长107%。今年5月,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有望调整为A级。

【综合评述】信用修复是针对信用惩戒的修复机制,通过该机制帮助主动履行执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恢复在相关机构的信用评价,使其能正常开展经济活动。推行被执行企业信用修复是人民法院落实能动司法理念、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法院参与国家治理的应有之义。福建法院充分认识企业信用修复工作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在执行环节采取有效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助力企业生产发展。集美法院面对企业主动履行生效裁判确定义务后,仍因刑事犯罪信用受损产生不利影响和陷入经营困境,充分发挥执行工作职能,积极主动作为,联合检察、税务机关精准研判、综合施策,精心指导督促涉案企业针对性整改,建立防范违法违规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助力涉案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为企业合法生产经营和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一案例是2023年福建法院持续推进“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活动中,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助企纾困、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全省法院执行条线深化执行信用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