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开启,各大商家铆着劲促销,满减优惠、直播秒杀、打折、预售、团购等活动目不暇接。 大家沉浸在“买买买”的氛围的同时,都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莆田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对待促销诱惑,谨防消费陷阱。 提示一:“直播带货”不冲动 “直播带货”“网红带货”是时下电商新风尚,但同时也存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私下交易以及维权取证难等问题。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择直播带货购物时,首先要选择信誉好、有保障的直播电商平台进行消费,并在平台内下单,切勿添加主播个人微信进行消费。其次要认真查看经营者在直播平台的公示情况,不要相信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不被明显低价所误导,下单前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功能、质量、效果及价格等情况,切勿盲目跟风购买。 提示二:打折消费要“避坑” 打折是促销的重要手段,如今各大电商以秒杀、打折、优惠券、满减红包等各种促销手段让消费者“算不清”,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一定要理性参与,货比三家,从信誉度、成交记录、评价详情等多方面对卖家信誉进行评估。对于甩卖、清仓、最低价等优惠打折的商品,要对比平时销售价格,甄别“低价”是“真实惠”还是“设套路”,警惕价格陷阱。 提示三:预售定金看清楚 预售活动开启后,消费者支付定金便可提前预定商品,并享受立减、买赠等优惠福利。但是预售活动是有条件限制的,消费者一定要认真阅读使用规则、适用范围、有效期限等规定,重点关注定金、尾款的支付和退款规则。 提示四:团购下单须谨慎 团购的价格往往低于市场价,消费者容易冲动消费,收到的却是质价不符的商品。且团购通常需提前支付,成团后发货,容易出现发货不及时、错发、漏发的情况。消费者在参加团购前应仔细查看商品介绍、发货时间、退换货服务等信息,尤其是大件商品、贵重商品,建议多比较,选择口碑较好的平台。 提示五:快递收取要消杀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仍未放松,建议消费者尽量做到无接触收取快递,注意自我防护,对快递外包装进行消杀,外包装不入家门,及时洗手减少感染风险。 提示六:购物凭证要保留 购物凭证是维权的有力证据,无论线上线下,消费者购物应及时保留好相关原始记录,例如促销活动截图、商家承诺截图、与卖家的聊天记录、订单记录、购物发票等,方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使用。 提示七:及时维权保权益 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先行与经营者或交易平台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向经营者所在消费者组织或拨打当地12315电话投诉,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