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4点,福州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图:福建新闻广播记者提问。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在会上提问:近期有很多市民健康码变色了,市民很关心哪些情况健康码会变成红码、黄码?请问现在的福建健康码赋码规则是怎么样的?市民发现健康码变色后要怎么做呢? 图:福州市卫健委副主任侯林解答记者提问。 福州市卫健委副主任侯林解答:当前福州本土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为强化重点人群精准分类管控,切实提高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的作用,我市根据疫情形势和工作需要,按照《福建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充分发挥“三公(工)一大”融合协同机制的作用,持续优化赋码规则和相关人员防控措施。目前我市对七类人员赋红码,对七类人员赋黄码。 赋红码的对象:一是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二是初筛阳性患者、疑似病例;三是密切接触者;四是次密切接触者;五是高风险区域人员;六是中高风险区域旅居史外溢人员;七是入境人员。 赋黄码的对象:一是阳性冷链食品直接接触人员;二是发热门诊患者;三是阳性感染者潜在关联人员;四是中风险区域人员;五是国务院区域协查专班下发专项协查人员;六是涉疫潜在风险人员;七是区域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混管人员。 若市民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色,请不要过于紧张,可以打开健康码点击“红/黄码”字样了解异常原因,并按照提示处置。若您没有相关接触史或旅居史,有可能是因移动通信基站在获取机主信息时,信号漂移产生的误判。在等待处理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保持手机畅通,积极配合做好后续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目前健康码转码规则分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红码”人员转码。一是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出舱)满7天转绿码(住院期间红码、出院后7天黄码)。二是初筛阳性患者、疑似病例复核排除后转绿码。三是密切接触者实行“7+3”健康管理措施,满10天且核酸检测阴性转绿码。四是次密切接触者脱离最后一次接触后,满七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五是高风险区域人员,高风险期间为红码,调整为中风险区域后为黄码,风险区域解除后转绿码。六是中高风险区域旅居史外溢人员离开中高风险区域后,满7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七是入境人员。实行“7+3”健康管理措施,集中隔离期间为红码,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为黄码,满10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 第二种是“黄码”人员转码。一是阳性冷链食品直接接触人员,普通接触人员脱离接触后落实“三天两检”,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转为绿码,高频接触人员脱离接触后,满7天且核酸阴性转绿码。二是发热门诊患者,就诊后落实“三天两检”,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转为绿码。三是阳性感染者潜在关联人员,落实“三天两检”,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转为绿码。四是中风险区域人员,中风险期间为黄码,风险区域解除后转绿码。五是国务院区域协查专班下发专项协查人员,落实“三天两检”,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转为绿码。六是涉疫潜在风险人员落实“三天两检”,2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或满7天且核酸阴性转为绿码。七是区域核酸检测初筛阳性混管人员,若为阳性感染者转红码,其余人员12小时后自动转绿码。 第三种是被误赋红(黄)码的人员转码。怀疑自己被误判为红黄码的群众,可寻求居住地、所在社区、村居帮助,其中,“红码”人员按规定进行隔离及居家接受核酸检测,由工作人员摸排证实情况后,填写转码申请承诺书,按规定上报省平台转码;“黄码”人员由所在地的社区人员进行摸排后核实其存在误判情况,上报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收集送省平台进行转绿码。此外,被赋黄码人员还可通过“三天两检”方式,阴性结果由医疗机构上传福建健康码后就会转绿码。 在这里也提醒市民朋友,当前我市划定多个中高风险地区,市民朋友出行尽量避开相关区域,非必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同时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减少流动、少出行、不聚集,倡导居家办公,进一步降低社会面传播风险。近期,省大数据集团将加快转码工作。如果您有健康码转码方面的问题,可以拨打福建健康码咨询热线4006661331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