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莆田持续推进2022年度产品质量领域短板专项攻坚行动

来源:莆田市场监管 作者:陈道明 、彭涛 发布时间:2022-10-27 15:59:08    分享到:

为加快补齐产品质量公众评议突出短板,进一步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提升居民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今年以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积极动员部署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开展2022年度产品质量领域短板专项攻坚行动,通过强化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和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促进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解决好,切实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01、加强生产领域产品质量监

截至10月份,共组织开展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250批次,主要涉及安全网、贵金属首饰、鞋类产品、胶粘剂、涂料、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食品用纸包装容器、定配眼镜等19种产品,合格249批次,合格率99.6%。

02、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

截至10月份,已完成对流通领域消防产品、成品油、电动自行车及配件、烟花爆竹、燃器具及配件、学生用品、婴幼儿用品、日用品、小家电等产品855批次的抽样工作,下一步将由检测单位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03、严格监督抽查后处理

截止10月份,共收到省抽不合格报告2份,市抽不合格报告1份,主要涉及纸杯、食品包装用复合膜、建筑用钢化玻璃等产品,已按监督抽查后处理工作程序要求,组织对涉及不合格产品和生产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同时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开展精准帮扶,认真组织原因分析,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

04、持续畅通12315投诉举报渠道

认真贯彻落实“双号并行”工作机制,及时受理投诉举报件,并做到及时流转、及时处置、及时反馈,努力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为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提供保障,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面筑牢消费维权工作基础。截至10月份,12315热线共计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举报115706件,挽回经济损失1075.42万元,共计办理12345平台转办件1166件。

05、持续开展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按照国家总局、省局统一部署,紧盯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燃气具等10类重点产品,在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摸排,持续加大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治理。经组织排查,目前全市共有1家钢筋获证企业(已申请停产)、3家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获证生产企业和2家燃气具生产企业(其中:1家为家用燃气热水器、家用燃气灶具和集成灶的委托生产企业,产品全部委托广东、浙江等地生产企业生产,莆田无生产厂房)。尚未发现车载常压罐体获证生产企业、水泥、电线电缆、烟花爆竹、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和电池生产企业。截止10月份,已组织对3家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获证生产企业、2家燃气灶具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对1家燃气灶具生产企业现场发现的问题,责令企业暂时停产,待相关政策明确后再决定是否恢复生产。

06、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

一是联合城厢区局、市质检所、华亭镇政府共同深入社区、学校、市场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现场授课、答疑咨询、互动交流、免费检测、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引导消费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提升拒假辩真能力。二是结合消费维权年主题“共促消费公平”,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并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及时公布和披露一些典型案例,曝光一些违法侵权行为,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主动维权意识,切实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截至10月份,共计发布消费提示10篇,公布典型案例15个。三是通过市局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向消费者宣讲食品接触产品、贵金属首饰、纸制品、建筑用钢化玻璃、鞋类产品、定配眼镜等产品选购和使用常识,普及消费者日常消费容易忽视的误区和应该注意的方面,进一步增强消费者产品质量防范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满意率。(陈道明 、彭涛)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