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结合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针对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隐患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业态、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加强监管,力争从“小切口”入手,推动“大问题”解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检验检测 截至9月份,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0646人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8201次,查处各类违法行为416起,罚款111.23万元,其中立案查处400起,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6起。组织食品、食用农产品抽检14446批次,合格率99.4%。其中:食用农产品2461批次,饮用水水质检测896批次, 养殖水产品抽检261批次,集中消毒餐具抽检503批次,原粮卫生指标抽检252批次,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36批次,进出口食品抽检305批次,食品监督抽检9732批次。 开展食品加工质量和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 截至9月份,市市场监管局生产环节共出动执法人员544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55家次,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902家次,立案查处食品案件2件,移送案件线索5条。共出动执法人员482人次,检查小作坊220家次。共组织32次食品安全考试,有250家企业406人参加考核,合格405人,企业覆盖率100%,抽考合格率99.75%。 开展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教育局、卫健委联合部署校园食品安全守护工作,截至9月份,共出动检查人员3734人次,检查学校食堂及周边食品经营户2064家次,校外培训机构191家次,责令整改55家,监督抽检392批次,查处违法案件5起。开展食品安全校园行活动11次,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培训222人次。积极推进全市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市学校食堂接入“明厨亮灶”监管平台440家。 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 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海洋渔业局、供销社等6部门联合开展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动,督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生产经营卫生规范的要求规范管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截至9月份,共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5027户次,查办农村食品安全案件186起。 推进食品安全“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 截至9月份,全市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单位共录入信息1468.69万余条。其中市农业农村局注册543家,赋码完成率114.65%;市海洋渔业局注册134家,赋码率93.7%;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5505家生产经营主体,录入信息1465.95万条;市发改委注册18家粮食企业,录入信息532条。 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 截至9月份,市农业农村局共完成统防统治面积77.6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170.4万亩次,开展科学安全用药培训11期570人次。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农药兽药经营企业、经营店及畜禽养殖场等共279家次。已组织开展执法抽检104批次,其中农药85批次,兽药19批次。立案查处兽药案件2起,农药案件3起。出动执法人员82人次,检查畜禽养殖企业30家次,分发畜禽养殖购用兽药明白纸,并进一步指导兽药抗菌药减量化使用。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市海洋渔业局围绕大口黑鲈、乌鳢、鳊鱼、大黄鱼等重点品种,重点整治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未按规定执行休药期等突出问题。截至9月份,共出动执法人员513人次,开展执法行动198次,检查养殖单位406家次,完成2022年市级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251批次,合格率100%。 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 莆田海关认真落实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和食品进口商备案管理制度,截至9月份,共备案1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抽检进出口食品305项次,合格率100%。对辖区3家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体系核查,对遭美国FDA通报的1家企业出口产品开展核查。 加大食品安全犯罪打击力度 市公安局成立“昆仑2022”1号行动工作专班,截至9月份,共破获食安领域案件89起,呈报获批“11·09”制售假酒案等省督食品案件9起,“401”假酒案成功发起全国集群协查。(刘顺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