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选培训班 小心被忽悠 暑假期间,许多家长为了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培养兴趣和特长,给孩子报名校外培训班,大大小小的各类培训班火热起来。而个别校外培训机构趁机打着诸如“一线名师”“百分百提分”等诱人广告吸引家长的注意。当前,培训质量不达标,部分校外培训机构出现跑路、退费难等投诉增多。 近期,福清市消委会收到7位消费者反映福清市某公司校外教育培训问题的投诉12起,涉及消费金额27860元。据了解,该公司对外宣传具备有效增强学生记忆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培训能力,吸引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报名参加培训。 但是不久后,家长们发现该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不少问题: 没有固定培训地点,经常变换培训场所; 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连贯,与宣传相差很大; 不按照约定,随意停课或者调整培训时间等。 家长们纷纷要求退款,而该公司却以各种方式推诿。相关部门对该公司介入调查发现,该公司通过登记的经营场所(住所)无法联系,有关部门已经将该企业移入经营异常名录。 福清市消委会提示广大消费者 暑假报名参加校外培训班要科学、理性、按需、安全消费,不要轻信各种夸大宣传,以免上当受骗。 01、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 根据孩子的年龄、健康状态、兴趣爱好等因素,有针对性地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学习,不盲目跟风,不报名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学科类课程,不给孩子增加不必要的额外负担。 理性客观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 “快速大幅提分” “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做到不轻信、不盲从。 02、要审慎选择机构 确需为孩子报班的,一定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消费者可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平台”网址:(https://xwpx.eduyun.cn)查询培训机构信息,核对培训机构的培训形式、资质信息。 建议消费者实地查看机构营业场所,了解运营状况、消防措施等,让孩子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培训学习。 03、要签订培训合同 在报名培训课程时,务必要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特别要关注涉及培训项目、培训地点、课时数量、教师资质、教学费用以及退费程序等内容,培训机构人员的口头承诺要在书面合同中得到体现。 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过长的大额度学费,避免“卷款跑路”带来的损失。 04、要增强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报名缴费后保留好合同、宣传单、缴费票据等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及时与培训机构沟通,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携带相关证据到有关行政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依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