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食很是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大多数生食爱好者认为这是一种纯天然的饮食方式。 但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您:生食虽美味,却暗藏风险! 近日,韩国多地出现了因生吃生蚝引起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等症状的病例,多地贝类养殖场检测出诺如病毒,本月韩国感染病例已超过200例,其中二三十岁年轻群体占比近一半。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寒冷季节属于高发时期。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通过人与人传播或者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其中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常见食品。 感染诺如病毒后的症状跟食物中毒类似,但实际上是食源性传染病,不是食物中毒。 韩国生蚝不仅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还会出口到海外。为此,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走访辖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检查是否有韩国进口的生蚝。 检查酒店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检查兴恒酒店时,发现该酒店供应三文鱼、鲷鱼等生鱼片,执法人员通过“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查看鲷鱼和进口三文鱼进货来源,能够查到对应的鲷鱼进货凭证及三文鱼“四证一码”(入境货物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产品进口报关单、消毒证明、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厦通行码),来源可溯;检查发现加工制作均是在专间内进行,操作人员均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在客户自选区域醒目位置张贴有“生冷食品请酌量食用”的提示标语。 检查寿司店 执法人员在“J先生寿司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店用于制作刺身的食品原料“冻北极虾”也能够提供“四证一码”。检查其它餐饮店,执法人员对经营生蚝的餐饮店也进行了检查,发现均是加工成熟食后供给客人食用。检查情况总体良好,目前暂未发现有来自韩国的生蚝 生吃食物,这些风险你知道吗? 致病菌 生肉类和海鲜水产等动物制品,在加工、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都有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 寄生虫 中国常见吃河鱼生鱼片感染肝吸虫的案例。 海水鱼则以异尖线虫(Anisakis)最为臭名昭著,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都可能被它感染,如果不小心食用,将会发生感染。 病毒 除了上文提及的诺如病毒,最典型的是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 )感染,上世纪,上海暴发过一次甲肝流行,是因为食用未煮熟的「毛蚶」造成的。最近,又有媒体报道因生吃海鲜造成甲型肝炎感染并致肝功能衰竭的事件。 当水、食物被加热到 100 摄氏度时,大约 5 分钟就可以将大部分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杀死,所以,食物尽量煮熟煮透,最好不要生吃。 生食的注意事项,若综合考虑了这么多,还是想要吃生食,不妨记住这几点。 建议选择专门经过生食屠宰检疫的肉类及来源渠道明确的海鲜; 加工过程中注意消毒相关器皿和工具,生熟分开; 在外选择生吃食物时,尽量选择证照齐全、卫生状况较好的商家; 身体有任何不适(腹痛、呕吐、便秘、肛门瘙痒、黄疸、发热、头痛等),请尽早就医,并告知医生你曾经食用过生的食物。 (通讯员:王慧 综合来源:丁香医生、创新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