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黑医美乱象何时休?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15 10:04:22    分享到:

  近年来,一些地方“黑医美”乱象丛生,让消费者成为“被宰的羔羊”。记者调查发现,披上“生活美容”的“马甲”漫天要价、在居民楼等游击成为行业新问题。


  护肤店查出兽用注射器

  身披“马甲”暗搞医美


  近期,记者跟随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暗访,在一家大型商场大厦背后小街二楼的一家“护肤中心”,除了发现过期3年的“细胞修复原液”“三无”祛疤液体,还当场查出了一次性兽用注射器。


  披上“马甲”违规开展医美的生活美容院,在行业内不在少数。而且这些门店旗号繁多,如“美甲店”“SPA沙龙”“美丽休闲馆”“护肤中心”等,不一而足。


  公众如何区分普通美容与医疗美容?专家解释说,美容服务中,凡要破皮、侵入人体的技术操作,就属于医疗美容领域,“常见的穿耳洞、激光脱毛等项目都属于医疗美容,普通美容院是没有操作资格的,属于违规。”


  “在一些非正规场所,不仅药品不正规——大部分药品是走私的假药,打针的人手法也不正规,很容易出问题,风险很大。”专家表示。


  专家介绍,医疗美容场所必须要有专业的医疗美容医师,有医疗美容资质的场所。医美涉及手术操作,需要经过卫健委审批的合格手术室,并达到无菌条件,还有室内空气监测措施,包括抢救车、心电监护和氧气设备在内的抢救条件。而有的人私自在生活美容院、美发店和宾馆微整形,一旦感染,很容易错失抢救机会。


  此外,网上代购的外文产品,没有中文标识,也属于“三无产品”,比如,玻尿酸要在2-8℃低温储存,即使在国外是正规的,在流通过程中不考虑储存环境,到国内也有可能变成不合格产品。


  一些产品成本500元

  售价超过3000元


  “业内有一种说法叫‘渠道医院’,就是专门的中介,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行业的熟悉者、专家、大V等,负责吹嘘推荐,把潜在客户拉到机构整形,他们可以得到30%-50%的提成返点。”成都一名医美业内人士坦言。


  生活美容院收费乱象也比较突出。美容院的一些院装产品是最基础的,比如水乳、精华、按摩膏、洁面乳,但收费却是最高的。抗衰组合产品,如多肽酵母精华液、多肽原液、多肽修护冻干粉,成本500元-600元,出售价格却在3000元-4000元。


  记者了解到,在居民楼的医美黑诊所不易发现,中介引导外来医美人员在宾馆、生活美容院等场所从事医美活动,流动性强,是长期困扰监督人员有效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突出问题。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