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龙岩已发现240多枚恐龙足迹 至少8种造迹者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12 13:35:31    分享到:

福建消费网—福建新消费讯(张轩宇)近日,经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相关专家实地考察认定,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1月1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的有关情况。本次共发现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等至少八种造迹者(恐龙),现已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足迹,呈现出面积较大、多样性较高、保存较好等特点。专家认为,该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时期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该时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庆辉介绍,2020年11月7日,由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起,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考察队进行福建省恐龙资源调查考察工作,在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首次发现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


2020年12月15日,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自贡恐龙博物馆原馆长彭光照,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所长李大庆等三位专家深入实地考察认定,开展工作指导。根据专家组的考察意见,这次在上杭县发现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化石是福建省在恐龙及其遗迹方面的首次发现,对福建省的恐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据初步勘察,该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现已清理出240余枚恐龙足迹,呈现出面积较大、多样性较高、保存较好等特点。专家认为,该发现对于研究晚白垩世时期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该时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龙岩市及上杭县也将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做好恐龙足迹群化石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发展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邢立达表示,此次在上杭发现有植食性蜥脚类,大、中、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八种造迹者(恐龙)。这些足迹差别其实蛮大的,其中肉食性兽脚类为三趾型,并有着非常尖锐的爪痕;兽脚类中的恐爪龙类为二趾型,蜥脚类脚印由前后脚印组成,都像大型的圆坑,一些后脚印还有约三个粗壮的爪痕;鸭嘴龙类脚印的后足迹为三趾型,脚趾形似三叶草的叶片,爪痕非常粗钝等。这么高的多样性集中在1600多平方米的区域,我们感到非常震撼也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对研究地理、古生态在白垩纪晚期的时候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这是否意味着周围还能发现恐龙的骨骼化石?福建地区在这方面的潜力有多大?


自然资源部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彭光照表示,恐龙足迹化石是恐龙活着的时候在柔软的泥沙地面上行走所留下的痕迹被保留下来的足迹,叫遗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则是恐龙死亡之后,其尸体本身被泥沙迅速埋藏起来,肌肉、内脏等软体部分通常会腐烂掉,但它们的骨骼、牙齿、甲板等比较坚硬的部分会保留下来形成为化石,我们称之为实体化石。恐龙足迹和恐龙骨骼化石是恐龙不同性质、不同埋藏环境状态下形成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比较小的范围同一地层中,恐龙足迹和恐龙骨骼化石是不会同时出现的,但如果在比较大的区域(比如上杭盆地)、不同沉积环境、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中,两者都是有可能发现的。这很好理解,既然有恐龙在这个区域生活,那它们死亡后也可能在某个地方保存下来成为化石,这在其他恐龙化石产区比如四川、云南、新疆、内蒙、山东、江西、广东等都是这样的情况。


彭光照认为福建在恐龙化石资源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从地质资料得知,福建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地层出露还是非常广泛的,尤其与江西、广东毗邻的闽西地区一些盆地,比如上杭、连城、武平、漳平、永安等,地表出露的大多是恐龙那个时代的陆相沉积地层,它们与发现大量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的江西赣州、广东河源等地区的沉积环境是差不多的。这次上杭恐龙足迹群的发现是福建恐龙化石发现的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被发现,不仅恐龙足迹,还有恐龙骨骼,甚至恐龙蛋化石,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前,为何福建省在恐龙化石这方面一直是空白?


福建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表示,首先,第一个问题,福建为什么恐龙方面一直是空白,虽然我们与江西在地理上相连,但在地层分布上,有着很大差别。恐龙化石的保存需要连续的陆相沉积岩。福建省东部由于燕山运动,被大量火山岩覆盖,只有闽西和闽北有少量晚白垩世红层。而且这些红层零星分布在白垩纪华东南地区的大量断裂带之间,比较分散破碎,发现恐龙化石的难度很大。再者,化石的探寻有时如同大海捞针,每次里程碑式的发现之前可能是数年甚至数十年默默无闻的积累。

第二个问题,刚才彭老师提到虽然寻找起来难度较大,但也还是有一些线索,闽西红层盆地中包含了大量植物化石和一些双壳类化石,很多证据表明当时的古环境恐龙是可以生存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福建省完全具有保存恐龙实体或遗迹化石的潜力。所以我们依托于这些资料,在省直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发起这次联合考察行动,也有所发现。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温永表示,在上杭县首次发现恐龙足迹群后,市、县高度重视,政府第一时间介入并采取设置围栏、安装监控设备、聘请安保人员值守、应急保护等各种保护性措施。


上杭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罗剑表示,接下来,上杭县将在五个方面加强相应的工作:

一是成立上杭县恐龙足迹群保护工作机构。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上杭县恐龙足迹群保护工作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切实做好上杭县恐龙足迹群保护工作。


二是开展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聘请恐龙足迹研究科考专家,在全县辖区内开展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以白垩纪为重点,摸清家底。


三是加强原址保护。在建设永久性保护设施(如恐龙博物馆)之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化石产地,包括提前对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恐龙足迹进行翻模和制作模型、建设临时性保护棚、对化石及岩层进行防风化处理等,防止人为或自然力破坏。


四是搭建上杭恐龙足迹保护研究平台。由县里组织搭建平台,有针对性邀请恐龙化石研究专家,共同研究探讨闽西距今约8000万年晚白垩世的古环境、古地理、古生态,以及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和演化等。同时,还计划在合适时机举办相关研讨论坛,交流研讨恐龙足迹保护相关经验。


五是做好保护利用规划及项目策划工作。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上杭县将尽快制定科学可行的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计划,依托客家缘文化中心现有的博物馆、族谱馆等资源,打造自然历史博物馆,推动上杭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