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连武(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是闽西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也是福建省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之一。自人民银行设立扶贫再贷款以来,人行龙岩市中支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的精准扶贫作用,推动贫困地区易地搬迁和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金融支持。截至11月末,全市扶贫再贷款余额11.61亿元,同比增长44.75%,限额使用率达96.79%,成功推动长汀、连城、武平三个省级贫困县先后脱贫摘帽。 易地扶贫搬迁敲开“幸福门” “多亏政府的好政策,盖房子不够的钱,村镇银行给办理了低息贷款!”大同镇新峰村的贫困户邹林模兴奋地说道。搬迁前,家住新峰村的邹林模一家主要依靠几亩农田和在县城打些零工勉强维持生计,每天要夜行10多公里回到新峰村的泥瓦房居住。长汀县大同镇新峰村、建明村地处边远山区,地质灾害严重,村民长期生活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恶劣环境中。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当地政府投资9000多万元将新峰村、建明村进行整村搬迁,在县城周边设立移民安置点。人行龙岩市中支为支持该镇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工作,指导长汀县汀州红村镇银行推出“易地扶贫搬迁安居贷”产品,向两村256户农户发放安居贷3520万元,其中利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2200万元。在低成本资金支持下,新峰、建明两村376户1510人已于2019年全部迁入新居。 此外,人行龙岩市中支还在移民安置点设立易地扶贫搬迁“金融精准扶贫示范点”,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帮助搬迁户发展种养殖等产业增加家庭收入,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截至11月末,长汀县汀州红村镇银行已对示范点的农户发放免评估林权抵押贷款450万元、食用菌种植贷款235万元,支持其发展林业加工、竹林复垦及香菇竹荪种植来脱贫致富。 特色信贷产品架设“产业链” “有了‘兴农贷’,我们就可以放心扩大生产规模了!”武平县百香果种植户何平从武平县农信联社获得10万元“兴农贷”后,增加了15亩百香果种植。何平所说的“兴农贷”是人行龙岩市中支为充分发挥扶贫再贷款资金的正向激励作用,指导武平县农信联社根据武平县百香果、象洞鸡等产业的生产经营周期特点量身打造的金融产品。 “兴农贷”具有手续简便、高额授信、利率优惠、担保灵活等特点,申请人凭百香果种植、象洞鸡养殖证明及夫妻身份证、结婚证即可办理盖贷款,可选择信用、保证、抵押等担保方式,授信额度最高达10万元。截至11月末,武平县农信联社发放“兴农贷”3089笔、金额3.94亿元。“兴农贷”预计可为全县百香果、象洞鸡种养殖户节约利息支出近300万元,助力全县新增百香果种植8000亩、象洞鸡养殖50万羽,总产值达2.1亿元。今年10月,“兴农贷”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金融扶贫及创新年鉴》,并获评“2020年中国金融扶贫及创新优秀案例”。 整村推进模式铺就“致富路” “不仅不用担保人,而且贷款利息还低,一年可以省下6000多元,今年4月我又贷了10万元来扩大种植规模。”谢春梅对扶贫再贷款政策连连称赞。谢春梅是连城县班竹村的槟榔芋、芥菜等农产品种植大户,也是最早享受扶贫再贷款政策红利的农户之一。在扶贫再贷款提供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下,她将家庭农场种植规模扩大到180亩,年产值200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并带动村里其他8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2016年12月,连城县班竹村成为该县第一个享受扶贫再贷款整村推进政策的试点村。人行龙岩市中支根据扶贫再贷款政策要求,指导连城杭兴村镇银行向该村农户提供授信1000万元的扶贫贷款。截至11月末,连城杭兴村镇银行向班竹村100多户农户发放扶贫贷款1538万元,帮助该村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于2017年底提前脱贫。扶贫再贷款在班竹村整村推进的成功吸引了更多农村与金融机构加入,截至11月末,连城县农信联社和杭兴村镇银行向连城县培田村等四个“扶贫再贷款示范村”发放扶贫贷款余额2408.79万元,为农户节省利息支出220万元,并带动200余名贫困户发展种养殖,助力全县贫困村如期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阶段,人行龙岩市中支将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要求,做好脱贫攻坚成果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衔接,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的全面胜利而持续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