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电力 “双满意”工程 2000年,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工程在全省启动实施。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始终聚焦这一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 电力营商环境 成绩亮眼 2019年厦门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2019年厦门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标相当于世界银行标准的第9名,与2015年相比,提升了106位。 20年来,厦门电网结构、规模和供电能力连年升级。图为厦门电力进岛第三通道。 图/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提供 昨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多个专业的负责人及专家汇聚一堂,对“十四五”期间电网规划进行进一步完善,擘画下一个五年城市电网高质量发展蓝图,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力做好支撑保障。 让客户满意,让政府放心。2000年,国网福建电力“双满意”工程在全省启动实施。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始终聚焦这一目标,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扛起“顶梁柱”的责任担当,当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 步入新时代,国网福建电力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进一步提出“双满意、创一流、数字化”的实践路径,厦门供电公司当先锋、作表率,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电网发展、助推能源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特区人民的美好生活充电,为厦门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赋能。 智能运维 电能充足优质有力保障高质量发展 前日上午,在70米深处的翔安隧道里,一台大眼呆萌的海底电缆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电缆来回自主巡视,采集实时运行参数。 这里是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电压和容量双双达到国际之最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年底,该工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建成投运,相当于在厦门岛建设了一座装机100万千瓦的无烟无污染电厂,成为构建特区发展绿色能源格局的重要支撑。该工程的建成投运,不仅满足厦门岛内负荷增长需求,提高厦门岛供电可靠性、输电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更实现了直流输电技术“中国制造”“中国引领”的示范。 过去20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持续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不断优化、完善电网结构,实现厦门电网结构、规模和供电能力连年升级。 在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下,如今的厦门,已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320千伏柔性直流为辅、220千伏多环互联、110千伏辐射型网络相协调的坚强网架,全市户均容量居福建首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跨岛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加大向岛外农村区域、岛内城中村区域的投资倾斜,落户岛外的变电站占比已达65.4%,大大提升了岛外区域的供电能力。 充足的电能源源不断跨越山海,注入岛内外每个角落。2019年,全市用电量已达282.98亿千瓦时,是2000年全市用电量的6.6倍,为厦门人均GDP首次突破2万美元大关、全省40%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厦门、8条规模超千亿产业链落户厦门等高质量发展的“厦门速度”,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与此同时,厦门电网智能化水平也实现了几何级飞跃。2009年,厦门率先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此后几年,一系列智能电网试点工程接连铺开,大批对标国际、先进成熟的设备、技术在厦门落地实施,“一键顺控”等电网“黑科技”让电网运行维护工作更加高效。今年9月,在国内,厦门率先在城市核心区4个区域取消计划停电。供电可靠性越来越高、停电越来越少、复电越来越快,已日益成为人们的普遍感受。 1999年“丹恩”和2016年“莫兰蒂”两场台风对厦门的影响,许多人记忆犹新。两次台风的风速都远超电网设计标准,但2016年灾后复电效率比1999年提升了5倍,电网抗灾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恰恰是电网升级成效的生动印证。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厦门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全市年平均停电时间仅54分钟。今年年内,作为国家电网10个试点城市之一,厦门还将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 敢闯敢试 营商环境跃升为企业落地强信心 前日,位于同安的厦门市立盛工艺品有限公司成功实现用电容量从160千伏安增加到800千伏安。今年,受益于全国唯一的“政府财政全额出资1250千伏安及以下电力外线建设”政策支持,该公司办电不仅更快了,而且建设成本大幅下降超60万元。 电力获取的便捷可靠,是一流营商环境的一大要素,是更加有效激发和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坚强保障。在国网福建电力党委的领导下,厦门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厦门城市发展要求,持续改进供电服务能力,先行先试加快供电服务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推动服务公平高效、运作透明规范,成为企业在厦门落地生根、发展壮大最忠诚可靠的伙伴。 依托厦门市“多规合一”审批平台,厦门供电公司推出了“先导式”办电服务,企业工规批复时即可获取供电方案;厦门还在全国首创用电项目整体租赁服务,企业一纸合同即可“坐等”送电上门,平均办电时长降六成、成本降三成;创新“智能运维+用电保险”服务,高效帮助企业提升用电可靠性和安全管理;“网上国网”等线上渠道全面实现“网上办,指尖办”,配电网接入能力“可视化”,供电方案“一键生成”;此外,还有占(掘)路实现“零行政审批”、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业执行低压接入等一大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服务举措在厦门先后试点。更省时、更省心、更省钱的办电服务,有力保障了厦门“抓招商促发展”的要求。 地处两岸融合的最前沿,厦门供电公司为在厦台企量身定制专属精准服务,努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在9月底国网福建电力在厦门举办的服务台商客户座谈会上,厦门台商协会副会长邹朝圣忍不住点赞说:“我来大陆已经20多年了,真切感受到供电公司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质的用心。供电公司的服务非常高效便捷经济,我感到很满意!”今年以来,在疫情等内外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厦门供电公司全力战疫情、助“六稳”、促“六保”,坚决有力地将阶段性降低用电成本的政策红利落实到位,今年全年预计减免用户电费支出3.2亿元,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 持续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厦门电力营商环境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据福建省发改委测算,2019年厦门营商环境“获得电力”指标相当于世界银行标准的第9名,与2015年相比,提升了106位,也为厦门成为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升级 数字技术赋能向能源互联转型升级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鼓浪屿,全岛智慧能源全景监控静静守护这座小岛的迷人和美丽。大到变压器,小到电表箱、电表,每一级供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均实时在线、一目了然,一旦停电,系统就能立即定位停电区域并快速响应抢修。 “智慧互联带来的用电保障能力升级,让我们对文化遗产的监测更加从容。”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主任蔡松荣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19年,鼓浪屿的户均停电时间不到4.6分钟,供电可靠性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鼓浪屿电网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是厦门电网向能源互联转型升级的缩影。2018年《厦门城市能源互联网白皮书》发布后,厦门成为我国首个全域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城市。2019年,市委市政府与国网福建电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城市能源互联网发展纳入厦门城市发展规划,通过数字技术为电网赋能赋智,加快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能源互联生态圈。 大批电网新基建项目相继实施。去年,全国首个5G与边缘计算“多站融合”开关站在厦门建成投运,电网和通信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积极探索5G与电网融合建设及应用示范。在交通领域,厦门已实现“海陆空”全方位绿色用能升级,城市核心区0.9公里充电圈基本建成,充电设施密度全国第一。厦门充电基础设施政府监管平台的运营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为政府发放补贴、规划站址、盘活充电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创新也在厦门积极尝试。在在建的厦门翔安新机场,央地合作将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水蓄冷系统综合能源站项目。国家电网物联产业基地落地厦门,将汇聚发展能源互联网、能源金融、产业园区运营等平台业务,预计五年内实现交易规模800亿元以上。 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还与福建省政府共建东南能源大数据中心,厦门电力大数据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在经济民生、节能减排、金融风控等方面助力城市治理现代化,创造更多“从0到1”的成果,人工智能样板间、智能安全监察机器人、虚拟电厂、配电智慧运维等一大批项目也在厦门加速探索或落地推广——一张安全可靠、绿色智能、互联互通、共享共济的现代化电网,正一步步铺开,为厦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再添新动能。 【链接】 “双满意”工程实施20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蝉联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全国供电可靠性A级金牌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国家电网公司红旗党委、福建省金砖厦门会晤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厦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