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沪指高开震荡走高,在券商、煤炭、钢铁、保险、军工改制等权重板块带动下,再度站上3000点关口,券商板块18 只个股全涨停,深成指低开震荡走高,一度涨近两百点,创业板高开冲高回落之后低位窄幅震荡。 截至收盘,沪指报3021.52点,涨68.10点,涨幅2.31%,成交4927.16亿元,深成指报10668.62点,涨164.39点,涨幅1.56%,成交3001.62亿元,创业板指报1649.58点,跌7.92点,跌幅0.48%,成交449.42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昨天的行情几乎是原版复制大跌之前的走势,市场风格没变,牛市行情继续。券商作为本轮行情的龙头,必将贯穿牛市始终。 逾28亿元疯狂抢筹7只券商股 券商板块个股大涨,板块整体涨停,中信证券、长江证券、海通证券等18只券商股涨停。资金流向方面,板块内净流入资金超过1亿元的有7只个股,其中中信证券净流入资金10.83亿元,海通证券(5.22亿元),兴业证券(4.15亿元),太平洋(3.0亿元),长江证券(2.44亿元),招商证券(1.44亿元),国金证券(1.21亿元),上述7只个股累计净流入资金达到28.28亿元。 券商股发力或与市场传言有关,昨日下午有媒体发布资讯指旨在改善券商净资本约束的风控指标新规不日有望正式发布,将给券商带来近千亿的流动性。专业人士据此测算,证券行业净资本将释放500亿-700亿元,相当于行业净资产的8-10%;行业杠杆率上限将提升约2倍,按照目前行业平均杠杆率3.5-4倍计算,有望提升至5.5-6倍;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上限将从10%-11%提升至13%-15%。在当前券商因创新业务而资本金普遍偏紧的情况下,这将极大刺激券商业务增量开展。 银行板块整体上涨近4% 银行板块昨日大幅反弹,截至收盘,板块整体上涨近4%。个股方面,南京银行涨超8%,光大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涨超6%,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涨超5%,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涨超4%。分析认为,在经历了一段调整之后,银行股会吸引投资者再次关注。在存款利率幅度扩大、存款保险制度、国资改革等概念预期下,更富有竞争力的银行股值得长期投资。 资金流向方面,板块内16只个股,共有12只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入,净流入资金超过5000万元的有8只股,分别是浦发银行(1.81亿元)、招商银行(1.74亿元)、中国银行(5.74亿元)、光大银行(1.30亿元)、建设银行(1.26亿元)、兴业银行(1.05亿元)、南京银行(1.05亿元)、平安银行(8681.50万元)、北京银行(5243.35万元),这8只个股累计净流入资金逾9亿元。 民族证券预计明年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速将放缓至13%,信贷供需总体平衡,利率中枢继续下行。全年新增贷款10万亿左右,贷款增速为12.5%,社会融资总规模的在19万亿,全社会信用总增量与今年相当。M2目标增速可能进一步下调至12%,对应存款增长仍有较大压力。 预计明年银行股呈现宽幅震荡走势,股价或先扬后抑再回升。当前股价与经济走势相背离,未来持续表现缺少催化剂,建议采取运动战策略,在市场回调时配置“低估值、低涨幅”股票。 板块分析 券商板块龙头行情依然可期 分析认为,近期券商板块的调整奠定了更为健康的基础,后续龙头行情依然可期。 原因在于:首先,市场对两融的担忧情绪将会平复;其次,证监会表示“近期未对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进行窗口指导,但将对多家券商进行融资类业务的现场检查”,监管的态度非常清晰,鼓励加杠杆但需要合规加杠杆,大方向从未改变。12月11日券商股的深度回调被认为是证监会例行检查被过分解读。此外,此前券商板块的上涨反映了现有业务未来较佳的盈利增长,但较少反映估值的提升,后续行情仍可期待。作为目前确定性成长且逻辑最通畅、进入资金最集中的板块,市场给予券商股的溢价几乎是必然的,估值提升值得期待,有望形成券商板块的第二波行情。 12月15日,中信证券对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结果发布公告称,操作规范严谨、两融可控保险。针对此次检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早前表示,该项检查系按照今年券商现场检查工作的统一安排。今年以来,券商两融、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等融资类业务快速发展,规模较大。 银河证券认为,行业基本面高光表现的预期确定性极高,近期监管部门对两融业务的检查属于市场短期过热之下的常规风控措施,再次强调任何回调即为买入良机。 券商股转融券余量暴增 相比融资交易,今年融券交易就要冷清得多,目前还未突破百亿元关口,而截至12月12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达到9367.19亿元。不过记者发现,近期随着大盘上攻,转融券的数据迅速攀升,12月12日转融券余量高达7.02亿股,前期暴涨的券商股更是成为转融券的主力军。统计显示,券商股占据了目前转融券市场六成份额。 数据显示,10月13日以前,两市转融券余量一直不足1亿股,且每日之间呈现较大波动。10月14日,转融券余量首次突破1亿股大关,之后随着股指走强,呈现出单边上扬态势。11月26日突破4亿股,12月9日达到5.98亿股,12月10日再次暴增1.04亿股,达到7.02亿股。12月12日(即上周五)继续攀升至7.47亿股,对应转融券余额高达96.87亿元。从明细品种来看,前期最为火爆的券商股恰恰是转融券的“大户”——截至12月12日,华泰证券位列两市转融券余量第一位,达1.07亿股,折合金额22.91亿元。 所谓转融券,即证券公司通过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证金公司)这一平台,向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融券,再将券提供给客户融券卖空。 A股资金面异常宽松? 本周四起新一批IPO将申购,各大券商预计本轮打新冻结资金将再创历史记录,将达到惊人的2.2万亿。不过如此惊人的巨资分流,大盘却无视,周二早盘两市蓝筹股再次风云涌动,带领股指大幅反弹。可见,当前A股资金面已发出异常宽松的信号。 自从今年6月开始,每一轮打新确实极大分流了市场资金,这也造成每月新股申购期股市便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不过11月份股指的凌厉爆发,彻底打破了这一逢打新便下跌的魔咒。这说明了市场流动性的重演,如央行降息、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房地产拐点隐现等,都是增量资金的来源。 两市再现前期的一九现象,其背后便暗藏了新入场资金与市场存量老资金的博弈,而由于新增资金巨大,因此两股资金博弈中,老资金频频处于劣势。 机构动向 私募基金仓位创新高 增持家电金融股 11月以来股市大幅上涨,历来以操作灵活著称的私募基金顺势大幅加仓,整体仓位创历史新高,从加仓品种看,家用电器和金融服务等板块受到私募重点增持,而私募核心重仓板块锁定在医药生物、金融服务和家用电器等三大板块。 截至11月底,华润信托平台171只私募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6.8%,比10月末上升3.11个百分点,并超过10月底的84.25%,再次刷新历史新高。单只基金方面,持仓超过八成的产品占比为72.99%,有91.24%的私募将股票仓位维持在四成以上。对比历史数据,无论是从私募基金整体仓位,还是高仓位基金占比看,私募基金股票仓位均达到空前高度,显示出私募基金对后市的积极态度。东快记者林丹综合每经、证券时报网等 数据 两市新增开户数创七年新高 尽管市场上周震荡盘整,但并未阻挡投资者的入场步伐。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上周(12月8日至12日),两市新增股票账户89.22万户,创2007年10月来新高。 在前一周开户数创五年新高后,上周新增开户数再度环比大增49%,并创出七年新高。 周报还显示,上周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2632.54万户,占期末A股总账户数的14.62%,较前一周继续放大。上周期末,A股持仓账户数5335.26万户,占期末A股账户 数的29.63%,亦较前一周小幅放大。 声 音 目前两市资金量充足,众人对券商行情期望有加,一旦有群体行为,很容易形成一窝蜂,这便形成资金对券商的追捧以及券商的集体大涨。但这种上涨,是没有基础的上涨,完全是资金的助推,持续性仍有待观望。 ——巨丰投顾 近期大盘上涨来自均值的回归,但现在均值回摆已经接近尾声,下一步看的是基本面的改善。他表示看好本轮波动类似于2009年的箱体,区间在2500点到 3500点。估值风险来自中小盘股票估值高。 ——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 短期走势来看,市场的中短期成本依旧相差过多,且板块间走势并不同步,因此即便指数大涨,市场也难有整体性的机会。金融等权重股为本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量,操作上建议继续以蓝筹品种为主,在调整中耐心低吸。 ——财通证券福州营业部相关分析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