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厦门“免费护肤”店覆灭记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柯炳鑫 范艳艳 发布时间:2020-08-24 22:05:14    分享到:

通报|福建新消费

 新阳市场监管所、新阳派出所
合力智取“黑心”美容院

2020年的“315晚会”曝光了美容院“连环计”套路消费者的行业乱象,许多“爱美人士”纷纷表示自己就曾上当受骗。媒体舆论的监督和监管部门的整治行动重重打击了一批不法商家,但还有些漏网之鱼仍不知收手。


2020年6月起,厦门市海沧区新阳市场监督管理所陆续接到10余起投诉举报件,诉求人均反映位于新阳街道新垵中路一家店招为“蔓皙蔻”的美容院以“免费护肤”、“赠送洗面奶”为噱头招揽顾客进店,消费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强迫交易的情况,部分消费者受骗金额达上万元。顶风作案,如此明目张胆地违法可还行?新阳所立即成立专案小组,全面开展调查。

“一波三折”,执法人员苦寻线索:
调查刚开始,执法人员就碰了壁:这些举报的消费者有的人因或多或少在美容院受到不同程度的胁迫,担心美容院打击报复不愿意“趟这趟浑水”,有的因时间不便,受骗金额较小等原因也选择“吃哑巴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是对违法者最大的纵容。新阳所执法人员分组出击,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针对性的方案:利用下班时间主动走访时间不便的消费者;对持“破小财以消灾”心态的消费者,则加强普法宣传,不厌其烦地劝说消费者积极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权益,充分发挥公民对违法线索的检举义务,为打击违法出力;对担心受到牵连的消费者,执法人员向其普及了国家关于保护举报人的规定,明确执法部门坚决贯彻举报人保护的决心和手段,使消费者放下防备配合调查。

终于,在一一“攻克”10几位消费者后,执法人员快速捋清了该美容院的“套路”:其以免费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进店接受服务,在过程中以涂抹不知名产品的方式使消费者脸部出现颜色变化并称是消费者脸部肤质不佳等自身原因导致,再利用消费者恐惧、爱美的心理迫使消费者接受其后续提供的“清洁”、“保养”等层层加码的高价服务,单次消费金额高达上万块!若消费者拒绝,其则进一步采取多人游说施压等方式胁迫消费者屈服。层层设计,软硬皆施,这家美容院的施骗方式确实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从基本情况来看,以虚假宣传、强迫交易为切入点是最佳的查办思路,可这家美容院似乎早有提防,藏好了“狐狸尾巴”,其宣传免费为员工口头描述并无传单、横幅等纸质的宣传材料,消费者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没有及时将自己被胁迫、限制自由的场景进行录音录,消费者的口供成了单薄的孤证。如果以产品质量问题入手,那么美容院在服务过程中使用的使脸部发生颜色变化的产品就是其违法的核心证据,但目前关于该产品的具体信息几乎没有。

经初步确认该美容院店内员工数量多且经营场所内分设有许多房间,经营面积较大,现场情况复杂控制难度大。此外,在前往美容院的路线上均有美容院的员工一边拉拢顾客一边“盯梢”。在未明确查办方向的情况下贸然前往现场,既存在当事人趁乱破坏证据的可能,又可能“竹篮打水”什么都查不到,自此打草惊蛇,使当事人逃之夭夭。案件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柳暗花明”,“黑心”美容院终伏法
愁眉不展之际,考虑到美容院强迫顾客消费可能涉“黑”涉“恶”,新阳所执法人员主动求变,与新阳派出所商讨联合执法的可能性,两个执法部门迅速达成合作意向,并拟定了行动方案。
“正义不会缺席”。历时一个多月的摸排,新阳市场监管所终于查清美容院为消费者“护肤”的详细流程,且成功锁定其中用于欺骗消费者的产品。经查,该产品仅只是一种用于遮瑕的化妆品且无特殊功效,产生颜色变化极大可能是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美容院所谓“出现颜色变化是因为脸部黑色素”、“颜色越深是代表肤质越差”等说辞无疑都是谎言,虚假宣传,欺诈消费的违法事实已经浮出水面、不容狡辩!核心证据清晰,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  

2020年8月20日,新阳市场监管所、新阳派出所共出动执法人员20余名,组成情报组,突击组,现场组。情报组由便衣民警组成,负责确认美容院现场经营情况和控制美容院外围的员工,突击组的民警在收到情报组行动指令后,快速进入并控制现场,新阳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作为现场组的成员和派出所民警共同对负责人、员工及现场的消费者进行询问,采集证据。历经4个小时,执法人员查获了涉嫌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及存在产品质量风险的化妆品十几个品类共上百份,控制了美容院内十几名员工及现场负责人。在执法部门的雷霆行动下,美容院的经营人员终于收起面对消费者陆梁放肆的姿态,心甘情愿地交代一切。

 

 

 



来源/福建新消费、新阳市场监管局

作者/柯炳鑫 范艳艳

编辑/青莲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