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旅游保险离游客有点儿远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人气:571次 发布时间:2007-05-11 00:00:00    分享到:
●险种脱离市场实际 ●监管制度不够完善
旅游保险离游客有点儿远
■本报记者 邓曦涛
“五一”黄金周期间,发生了多起由交通意外、雪崩、登山滑坠等原因引起的游客死亡或者受伤的事故,旅游安全与出游风险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记者调查发现,旅游保险作为游客安全和权益的重要保障手段,却跟不上旅游发展的步伐,存在游客、旅行社、保险公司购险不积极,险种脱离市场需求,游客购买保险困难多等问题。
游客买保险意识不强保险公司顾虑重重
    一份普通旅游意外伤害险花费不多,依保额不同,一般为10至20元,发生意外,出现死亡、残疾等情况,游客可获得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赔付,其降低风险的作用不言而喻。但记者询问了几位在黄金周期间出游的朋友,发现无论是参团还是自驾车出游,少有人考虑过购买保险的问题。
    “除了旅行社责任险是强制险之外,旅游意外险等保险我们只负责向游客推荐,出境游由于签证需要保单证明,销售情况好一些,国内旅游就不用说了”,北京新华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军告诉记者,高端旅游团的游客投保比例高一点,本来团费就低的火车团、汽车团投保比例很低。“保险有一套程序,很多游客都嫌麻烦,抱着不会发生意外的侥幸心理。如果团费里强行包含几种保险,游客就会感觉价格太高。”
    10至20元的旅游意外伤害险尚且推广不利,价格100-200元的旅游救援险就更不用说了。国际SOS救援中心是一家业务遍布全球的专业救援公司,与多家保险公司合作开展救援业务,其北京副总经理和静彬向记者介绍说,目前中国地区每年处理的紧急救援案例在400多例,而中国公民的救援案例不到20%,其中包括许多单位客户,通过购买保险而获得救援的个人案例比例很低,与之相比,西欧国家游客投保此种保险的比例在90%以上。“去年一位中国游客在埃及坠马导致面部受伤,医生判断有可能颅脑损伤,最后用专机将他运回国内治疗,而他只是出行前买了一份150元包含我们的服务在内的综合保险。购买救援险所获得的回报是很高的,意外伤害、疾病、自然灾害、动乱甚至如护照、机票丢失之类的麻烦,都可以由我们来解决”。他认为国内游客对出境旅游风险普遍估计不足,而且目前保险公司对国内旅游的风险顾虑重重,国内旅游救援险缺席市场,保险公司缺乏积极性是目前旅游险发展难的因素之一。
旅行社责任险脱离实际险种繁多令人如坠云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旅游保险脱离市场实际、险种名目繁多的现象也阻碍了游客购买的积极性。
    无论是游客还是旅行社的工作人员,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旅行社责任险概念模糊。记者电话咨询了几家旅行社,工作人员对旅行社责任险的解释都很含混,回答承保范围包括行程中所有安排的不在少数。但海洋国旅副总经理田宇解释说,旅行社责任险其实只保旅游行程中由于旅行社责任造成的损失,而目前对旅行社责任的判断很含混,出现事故之后极少能得到赔付。而且旅行社责任险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保险公司规定攀岩、潜水、热气球、蹦极、冲浪等属于高风险活动,出现意外不予赔偿,但跳伞、冲浪、蹦极等是许多线路的重头项目,而且自由行产品一般也被保险公司排除在外。
    与此同时,保险专业性很强,而且名目繁多,游客面对它的时候往往如坠云雾,旅游救助险、旅客意外伤害险、旅游人身意外伤害险……有些只差几个字,但内容完全不同,而且其条目往往枯燥乏味。如某保险公司“意外伤害保险”的定义是“被保险人于本合同有效期内,在境外旅行时因遭遇外来的、突发的、非疾病所导致的意外事故,并以此意外事故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其身体伤害、残疾或身故”,令人不知所云,而且还细分为“境外旅行意外伤害保险”、“附加境外旅行医药补偿医疗保险”、“附加境外旅行身故遗体送返医疗保险”、“附加境外旅行运送和送返医疗保险”等多种组合形式。
    而太平洋保险、人保、泰康、美亚等公司的同类产品往往还在承保条件、免责条款上有不小的差别,比如有些不保高危运动项目,有些则不保中暑导致的意外,有些包含高原反应,有些则不包含。而且在消费者已购有其他保险的时候,防止重复购买也是一个难题。记者在旅行社工作人员的解释下,最终还是没能理出一个头绪。
特种旅游保险方兴未艾购买限制多 难度大
    国内探险旅游以及包含高危运动项目的旅游线路保险缺位的现象由来已久,目前总算有保险公司填补了市场空白,但游客购买这些保险依然困难不小。
    记者调查发现,太平洋保险的“登山及户外运动专项保险”,其中包含了拓展、登山、滑雪、攀岩、攀冰、高山探险等登山户外运动,还承保在登山户外运动的同时所进行的其他运动,包括游泳、冲浪、轮滑、定向越野、帆船、漂流等各类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这项保险由一些运动俱乐部或者登山协会代理,只有通过他们才能购买到这份保险,而且主要为参加其所组织活动的人员购买,而普通游客不能购买此项保险。
    无独有偶,绿野网最近与中国人寿合作推出了一款特殊的旅游意外险,可为骑马、攀岩、速降、攀冰、旅游景点漂流、滑雪、潜水、自驾车国内远途穿越等特殊项目提供保险,并规定要领队下载表格之后填写确认,但领队的身份怎么确认呢?为此记者咨询了绿野网程经理,他向记者解释说,目前对领队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应该是网友都可以购买,但会有一些限制条件,毕竟户外运动的危险性较高。
旅游保险缺乏透明度游客信息难获取
    旅游保险除了在险种上的问题之外,其业务操作也存在漏洞,折射出旅行社行业和保险行业的服务质量问题。
    “现在保险公司的意外伤害险都是由旅行社代售,以前买了保险一人有一张卡作为凭证,现在为了节约成本都是用手工填写,通过传真确认,过于随意,不规范。游客出了意外后怎么知道能得到什么服务呢?手里一份介绍资料都没有。”王大军说,手工填写的保单降低了游客对旅游保险的信任度,而且不利于旅行社对其业务的监管,“目前保险公司都是上门服务,与旅行社的业务人员联系,据我所知,就存在回扣问题,而这种有了回扣之后的保险单的质量值得怀疑。一旦出了事情,保险单出了问题不能兑现赔偿,再去追查责任人就晚了。”
    他认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对旅游保险设立监管制度,比如要求保险公司对保险内容的通俗解释,要对保险进行公示,游客上网一查就能知道自己的保险到位了,而现在游客处于信息不对称之中,甚至出了事情之后,都不知道自己可以找保险公司索赔。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