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新华人寿正式公布总额10亿元的“特殊红利”分红结果。作为客户节的重头戏,此举引来不少关注。新华人寿表示,派发特殊红利得益于良好的投资形势,今年的分红险业务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比一般年度获得了大幅增长。 “拯救”分红险 进入2007年 ,资本市场的火爆对银保产生巨大冲击,而分红险首当其冲。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场分红险的退保率为30.26%,在寿险退保中位列榜首。许多保险公司为了应对目前市场的压力,纷纷加快银保业务转型步伐,提高投连险的结构比重。但是,几家寿险“巨头”却不约而同地捍卫起分红险的地位。 中国人寿相关人士表示,传统寿险和分红险仍然是其发展的重点。新华人寿认为,银保的快速转型,将给业务结构平衡带来新的挑战。投连险过分强调资本市场的作用,忽略了保险保障的基本功能,可能会给寿险业的发展带来不稳定性。为此,新华人寿将坚持分红险的稳定发展。 特殊分红能否“拯救”分红险?新华人寿没有给予肯定地回答。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认为,新华的此次分红是想借助他们“客户服务月”的活动,增加客户的信心。在其股权之争未定、分红险又遭遇市场冲击的情况下,特殊分红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要给日益低迷的分红险注入一剂“强心针”。 对于此前一直闭口不谈的投连险,新华人寿终于表示:“不排斥适度发展投连、万能业务,作为公司业务的补充”。业内人士认为,新华在“救”分红险的同时,不会忽视市场的需求,对银保的调整是必然的。 保额分红提高保障 虽然有总额10亿元的分红,但客户拿不到现金,因为新华人寿此次采用的仍然是一贯的保额分红,即英式分红。英式增额红利法是以增加保单现有保额的形式分配红利,保单持有人只有在发生保险事故、期满或退保时才能真正拿到所分配的红利。因此,此次特殊红利的分配也是用于增加保额,而不是直接分配现金红利。 据新华人寿新闻发言人介绍,以增加分红保单保险金额的方式派发特殊分红,等于是在不需要重新核保的情况下提升客户的保障水平,充分发挥保险的保障功能。而且,为了体现新老保单对投资贡献的差异,此次特殊红利的派发,以保单的累积红利保额为基础进行分配。 中途增加红利,在国内还是首次。据悉,特殊红利来源于分红险超额的投资盈余,与年度红利的来源不完全一致,所以不会影响以后年度分红的水平。 分红险不容乐观 10亿元的特殊红利,即使没见到现钱,这个数目也着实让人侧目。其他保险公司如何看待呢?一些寿险公司表示,新华采用的英式分红在国内也只有极少数公司使用,无法效仿,而且分红险不是他们的主要业务。泰康人寿上海分公司则透露,在投资收益非常好的年份,进行特殊分红也是正常的,泰康人寿也将在今年底或明年1月分配特殊红利,并且有可能以现金价值进行分红。但泰康同时表示,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投连险仍然是其发展的重点,而非分红险。 分红险被多家保险公司“打入冷宫”,已是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表示,国寿之所以强调重视分红险,与其作为最大的寿险公司的地位密切相关,而不是国寿真的“打心眼里”重视分红险。分红险日薄西山的疲态已现,中途分配特殊红利其实未必能有多大的作用。 复旦大学保险系副教授陈冬梅表示,由于现在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短期内客户可能会简单比较收益率。但从长远看来,分红险本身透明度不高,介于传统寿险和投资型险种之间的尴尬状态不改变,一次“特殊分红”也只能一时吸引眼球,而不会改变分红险的现状。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钟明也认为,“特殊分红”并非新华人寿首创,国外也有保险公司在一定的情况下派发特殊红利,从国外的经验看来,这种“特殊红利”只会是个别行为,而不会成为业内竞相模仿的形式。她表示,每个保险公司都有竞争优势,肯定会发挥其所长,想增加客户的信心也要“有红可分”,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公司的综合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