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国内寿险业五大挑战 新利差损可能出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人气:121次 发布时间:2008-11-25 00:00:00    分享到:
经历2008年上半年井喷式增长后,中国寿险业急行军在第四季度大幅减速。

    尽管不愿认同近日市场中弥漫的“拐点论”,面对即将到来的2009年,中国人寿(601628.SH,2628.HK)总裁万峰仍坦言,未来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中国寿险行业存在五大挑战。

    这位曾在香港直面亚洲金融风暴的全球最大寿险公司总裁认为,全球金融海啸对资本市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即将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下称“2号解释”)等因素,都将为寿险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迷雾。

    他称,中国人寿将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收节支等三大政策应对。

    五大挑战

    中国保监会“8·19”会议后,以投资型银保产品拉动的寿险业井喷于冬季到来之前戛然。

    作为第四季度首月的10月,中国人寿保费收入仅162.15亿元,环比大降30.80%,是2008年中唯一低于200亿元的月份。尽管如此,其1-10月的总保费收入仍高达2648.09亿元,同比大涨55.69%,与行业增速(58.68%)大抵持平,远高过平安人寿(29.65%)与太平洋人寿(46.32%)两大竞争对手。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利润已大幅下挫。”万峰透露,尽管承保业务大幅提升,但在2008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录得利润131亿元,但全行业总利润只有126亿元,很多公司盈利很少甚至亏损。

    从业数十年,深谙行业规则的万峰认为即将到来的2009年充满挑战,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形势不容乐观,预测比以往哪年都难。”

    首先,万认为,决定寿险业需求的最直接指标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受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这一指标不可避免地将遭受影响。

    其次,在政策层面,财政部2号解释的出台将影响寿险行业增长结构与利润获取。在这一正在讨论的政策文件中,对保费收入的认定有所变化,其中只有保障部分可计为保费,万能险与投连险中占到绝对比重的非保障部门将不被记入,这将引起行业结构变动;此外,2号解释对准备金计提方式与递延资产确认也有新的规定,将影响公司利润。

    第三,2008年的全行业快速增长主要由银保渠道的投资性产品拉动,万峰认为,2009年全行业的结构性调整不可避免,良好的业务发展结构将成为重点。

    第四点不确定在于寿险业经营另一个轮子的投资市场。由于目前中国已进入降息周期,寿险公司经营压力加大。“目前仍以投资、理财、返还为主的中国寿险市场,对投资的倚重还很大,而降息的底线势必对投资收益产生重大影响。”万峰表示,由于目前中国市场销售的寿险保单预定利率在2.5%附近,若投资收益低于这一水平,新的利差损可能会出现。

    万透露,中国人寿在行业中抗跌性相对较强。其所售保单的平均预定利润约在2.3%-2.4%间,低于法定水平。该公司存在风险的领域主要在分红险部分,但随着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资本市场大幅走软,客户对分红的预期也会降低,这将保障业务的稳定性。此外,尽管股市大跌,中国人寿可供出售类金融资产账面仍有大量浮盈,在利润储备上有一定的优势。

    最后的一个不确定在于销售队伍的稳定性。万峰认为,随着2号解释的出台,以往寿险公司倚靠的万能险和投连险将被调整,目前全行业这两类产品存量高达2000亿元,占到相当比重。现有销售队伍能否顺利转型,存在很大挑战。

    国寿应对手

    万峰透露,目前中国人寿只销售了6000万元的投连险与110亿元的万能寿险。

    尽管并未深度涉足投连与万能领域,但在年初一纸8%超高分红率的诱惑之下,中国人寿银保渠道的趸缴分红产品保费收入占据相当比重。万峰说,目前公司的业务发展依旧靠趸缴保费推动,他希望未来这一模式转变为期缴产品续期保费推动的增长。而保障产品与长期期缴产品是该公司下一步产品发展的重点。

    万峰透露,从第四季度开始,中国人寿已在全部200多种产品中重点筛选了11种产品进行重点销售。其中,公司将大力发展“三康(康宁终身、康宁定期与康宏)”产品。

    而对于曾经小幅试水的万能与投连产品,万峰表示,若2号解释在2008年底执行,明年该公司的这两类产品将停售,或即便销售亦不列入考核范畴。

    推行保守产品策略的同时,中国人寿内部治理也将对行业性的危机有所针对。

    万透露,在刚刚结束的全系统预算会议上,中国人寿承诺2009年不会裁员。目前中国人寿员工与代理人的数目分别为11万人和68万人。该会议还确定了2009年全系统工资总额将会有近10%的增长。

    尽管不足1:7的比重使得中国人寿在寿险行业中显得内勤人数较多,但万峰认为仍将进一步保持内勤员工的稳定。在10%工资总额上升的前提下,万并未透露内勤员工人数增长的预测。据该公司内部人士透露,接下来该公司的人力费用将转变为60%固定、40%依据业绩的新模式。

    对于外勤,万不主张行政性增员的手段,继续依靠自然增长。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人寿外勤人力增长不足一成,远低于平安人寿等同业,但万表示,该公司有效人力与持证人力的成长“不是一位数”。

    外,中国人寿将推行“增收节支”策略,“一保一减”即保证员工工资,减少行政费用开支。汶川地震后,中国人寿内部的这一举动已节约了约5%的费用开支。

    而在投资领域,万峰认为,对于中国人寿这样全球最大的寿险公司而言,金融海啸带来百年不遇的海外并购机会。尽管至今仅在VISA项目上出手一次,但首席投资官刘乐飞领衔的40人团队分8个处室,几年来一直在欧洲、美洲、亚洲各地积极寻找保险公司与非保险公司收购及其他非保险领域的项目。公司将秉承审慎原则,尽管也会通过投行引荐,但主要靠自己判断。

    万峰透露,中国人寿在海外IPO募集的天量资金,至今仍未结汇。由于主要是美元资产,目前汇兑损失并不大,但“一旦找到合适的项目,很快就用掉了”。

    在国内市场,对于中国政府近日出台的4万亿经济刺激案,万峰透露中国人寿将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前不久刚刚与河南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但他强调,“基建能源领域,我们要的是大项目,最好(投资规模)在百亿元以上。如南方电网的350亿元的投资,就是较为稳定的样本。”

责任编辑:陈祺曌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