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杨忠信先生的三明之旅遇到了不愉快。
5月8日下午,杨先生在列西办完事,顺道在三明客运西站买了一张19点30分回福州的汽车票。没多久,有朋友邀请杨先生去列东游玩。见离上车的时间尚早,杨先生便欣然前往。 到了傍晚6点多,杨先生担心耽误坐车便要回列西。在朋友的建议下,杨先生来到客运东站的服务台,询问西客站买的票,能否在东客站上车。得到肯定答复后,杨先生便放心地和朋友吃饭去了。 坐同一趟车 买两张车票 19点10分,杨先生和朋友到东客站候车。检票上车时,杨先生被拦住了。一位姓邢的值班员给出的理由:你在西客站买的票,应该在西客站上车。杨先生急了,说他事先问过值班台,可以在东客站上车。邢说,那是工作人员说错了,公司有规定,在哪个站买的票就要在哪个站上车。 交涉未果,怕耽误事,杨先生只好又补了一张车票才上了车。 拿到第二张车票认真一看,班次还是NAFZB033。周围的乘客告诉杨先生,这班车是先从西客站发车,经停东客站再发往福州的。 杨先生一听,心里窝火:为什么乘同一趟车,要买两张车票?为什么同一个客运站,面对同一情况,前后的回答截然相反呢?如果补票时没票,当天岂不赶不回福州了? 更让杨先生难以理解的是,坐车本来是享受客运公司的服务,车站工作人员的“大爷”态度,实在不敢恭维。 同一张车票 有两种价格 “将乐车票含保险29元,要不要?”“来一张,最快的。” 没过多久,又有一位乘客购票去将乐。“要一张去将乐的,不要保险。”“28元。” 为什么同到一个地方,车票会有两种价格呢? 5月13日下午,记者就杨先生之事到东客站了解情况时发现,售票员的说话“艺术”也颇值得玩味。 记者在售票窗口前观察了10多分钟,看到来此购票的乘客粗略可分为“熟客”和“生客”两类。“熟客”购票时,会事先声明不要保险;而“生客”购票时,售票员会说到某地含保险多少钱,不明就里的“生客”手里除了车票外,还会多一张太平洋人寿保险单据。 记者随机问一位姓李的乘客,是否知道这保险是自愿购买时,他摇头说不知道,售票员并没有说明这保险单是怎么回事,让买就买了,反正就一两元钱。又一位乘客凑过来搭话,一个人一两元钱,1000个,10000个呢? 随后,记者咨询了一位律师朋友。他告诉记者,乘客在车站所购的车票中,本身已经含有了相应的人身保险。如乘客乘车途中发生意外,会获得相应赔付。车站另行搭售保险,应当事先询问乘客是否自愿购买。 据一位经常往返三明至福州的郑姓乘客反映,东客站这种“搭车售险”之嫌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客运站:没空与乘客解释 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三明长途汽车客运站刘昌贤副站长。 刘昌贤告诉记者,西客站和东客站已经实现了电脑联网售票。在西客站买的票也可以在东客站上车,前提是购票时和售票员申明要在东客站上车。杨先生的车票票面上,写的上车地点是三明西站,只能在西客站上车。 “我们是电脑检票,只能检在东客站上车的票,这是公司内部管理的规定。杨先生询问时可能没问清楚。”刘昌贤说,“当时我们和杨先生没沟通好,如果他事先亮明台商身份,我们会想办法让他上车的。” 关于“搭车售险”问题,刘昌贤说,客运站推出“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旨在使乘客得到更多的保障。购买保险本着“乘客自愿”的原则,绝不会出现“强卖”的现象。东客站平时每天客流量有4000多人次,忙时会有8000人次到上万人次,售票员没有办法做到一一征求乘客意见。 “乘客说不要保险,我们肯定不会强迫他买。多一份保险,多一份安全。现在,乘客不会为一块钱斤斤计较的。”刘昌贤说。(记者 薛希惠 谢振华/文 张兆年/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