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厦门市公交站点商业化冠名将永久消失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人气:433次 发布时间:2007-05-24 00:00:00    分享到:


像这样的商业化冠名很快就将在我市公交站名上消失。

 

 

    商业化冠名将从我市公交站牌上永久消失,更名的前期工作紧锣密鼓,新站名将在本报《监督在线》公布

 

    本报讯 (文图/记者 林燕贞)登特口腔站、台湾酒店站、太平洋保险站、曙光门诊站、瑞景商业广场站、欧菲整形站……这些商业化冠名的公交站名将从我市的公交站牌上永久消失;以道路名称、公共设施、习惯性叫法、文明古迹、标志性建筑为原则命名的方便市民出行、方便群众记忆和称呼的新站名将取而代之。昨日,就进一步贯彻市领导取消公交站名商业化冠名的指示,市纠风办再次召集市交通委、市市政园林局等有关部门,对旧站名的清理、新站名的确认等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促落实。记者获悉,该项工作进展很快,包括非商业化冠名在内的需要整改的74个站名已经梳理出来,更名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负责此次公交站名整改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整改重新命名工作分为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根据公交站名命名的五大原则,即“以道路名称、公共设施、习惯性叫法、文明古迹、标志性建筑”为主要标准,对我市岛内外共1000多个站名进行梳理。有关人员放弃了双休日、连续加班、经过反复的核对,确认了需要更改的站名名单。


    重新命名阶段,也是最难的攻坚“阶段”,为了更改好站名,让新站名更方便群众,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在操作中他们遇到了这样一些难题:一些站点附近没有符合命名原则的文明古迹、标志性建筑;某些路段有多个重复命名的站点等。例如文化宫已经搬迁,原“文化宫站”如何更改才能既让群众接受,又能方便群众。工作人员集思广益,逐一分析,如“文化宫站”若改成“原文化宫”或“旧文化宫”,日后容易产生歧义,让人不理解,初到厦门的外地人可能不知其所以然;若改成“中山路口站”,又容易与中山路上的其他站点混淆。最后,工作人员敲定“新华路口站”,并在新站名下面再附上“原文化宫”,既以站点所在路段命名,又兼顾了老居民的习惯称呼,在新旧站名之间顺利过渡,方便他们出行。再如,湖滨南路福联路口有3个湖东站,就根据站点所在的路段方位进行命名:位于湖滨东路的“湖东站”保留,位于湖滨南路东侧的原“绿泉站”改成“湖滨东路东站”,位于湖滨东路西侧的原“湖东绿泉(北)站”改成“湖滨东路西站”。在有关人员的努力下,一道道难题得以破解。


    新站名名单最终确认之后,便将着手进入实际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届时一次性更改到位。要更改的范围包括:沿线公交候车亭的站牌名、公交车上的线路指示图、播报系统、114和160查询台等。这些准备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有关人员正抓紧加班加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记者还从市纠风办获悉,届时,新更改的站名名单将通过厦门日报的《监督在线》公布,以方便市民对照熟悉。


    左图:像这样的商业化冠名很快就将在我市公交站名上消失。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