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三大因素炼成福州"火炉"

来源:海峡都市报 作者:人气:581次 发布时间:2007-07-10 00:00:00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帅斌彬  实习生 卢珠云

    本报讯 热啊热!7日是“小暑”,福州当天最高气温达39.1℃,成为当日全省最热点,在当日央视天气预报中名列榜首。据了解,福州、宁德、南平、三明四大“火炉”的形成,主要是受地形、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影响。

  昨日16时,省气象台发布今年我省第10个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10日我省大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其中三明东部、福州西北部和宁德东部最高气温可达37℃~38℃。

  对比之前的高温警报,南平悄然退出省内四大“热点”排行。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刚生成的太平洋一个热带气旋影响,控制我省的副高出现部分东移,南平南部将首先受益,最高温降至35℃、36℃左右,略微凉快些。

  省气象专家指出,从整体情况来看,全省晴热高温的情况仍将持续,从9日夜里到12日,全省预报仍是晴到多云的天气,仅部分县市有阵雨。

福州小暑烧至39℃

    农谚有“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进入小暑后,榕城的闷热有增无减,成为中央气象台7日榜上有名的火炉城市。

  省气候中心专家许金镜就此分析说,持续多日的高温晴热天气,让人觉得热得反常,其实7日福州的气温39.1℃、8日气温38.9℃,与福州和全省的历史纪录比较,都不算历史高温,在2003年,福州的气温曾达到40℃以上,全省的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67年7月,宁德福安43.2℃。”

    气象记录显示,我省气温已连续30天在30℃以上,最近半个月部分地区一直在33℃以上。气象专家普遍认为,这种天气情况并无很大异常,最高温并没超越历史同期。福州乃至我省的气温居高不下主要有以下因素: 

  我省“热点”地区,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地形因素影响,像福州、宁德、南平、三明四地,可谓是我省夏季最具“热情”的地方,这几个地方都地处闽江山谷,不易散热。

  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生产、交通集中,废热排放相应增加,城市化造成的热岛效应也加剧了温度的上升。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大背景是全球变暖,最近一个多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出现“一片红”的境况,欧亚地区皆呈偏高状态。

高温易猝发心脏病

    烈日炎炎,紫外线也增强,昨日,紫外线指数达到5级,强度为“最强”,提示人们应避免外出。记者昨日从福州市各大医院获悉,近期出现不少高温患者,大都是酷热引发的中暑发高烧、咳嗽、气喘、腹泻等。

  气象资料显示,30℃左右是人体感觉的最佳温度;当气温达35℃时,皮肤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对个别年老体弱散热不良者,需要配合局部降温,如启用室内空调;一旦气温升至38℃,人体汗腺排汗已难保持正常体温,不仅肺部急促喘气以呼出热量,就连心脏跳动也要加快速度,输出更多的血液至体表,参与散热,这对于心脏病人来说是很危险的;气温升至39℃时,这时很容易出现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气温升至40℃时,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大脑顾此失彼,以致头晕眼花。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