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花季少女罹患癌病 保险索赔一波三折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人气:1279次 发布时间:2007-07-16 00:00:00    分享到:
花季少女罹患癌病 保险索赔一波三折
■本报通讯员纪卓峰 陈 谦
    高中女生不幸患上癌症,治疗期间保险理赔困难重重。保险公司称,隐瞒病患原本可以拒赔;学校称,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责任;投保人称,理赔金额遭遇严重“缩水”;而作为调解方的12315申诉服务台则表示,消费者诉求合理,应予支持。
厄运降临贫困之家
    陈莉是福建省光泽县某中学的高三学生,2006年10月被查出患有中晚期鼻咽癌。从此奔波筹钱、辗转治疗、焦急恐惧就成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全部生活。
    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陈莉的病情总算得到了控制。然而,高额的医疗费以及由此产生的巨额债务,却让这个贫困之家难以为继。为了治病,他们前后花费近10万元,其中仅医药费就高达7万余元。
    在这节骨眼上,女儿多年来不间断参加保险的好处终于显现出来了!
    然而,当父亲陈广泉着手办理女儿的保险理赔时,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简单。
保险索赔被告“查无此人”
    陈莉参加的是学校统一组织的团体保险。2006年10月,根据学校提供的信息,父亲陈广泉来到了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光泽县支公司(下简称“人保”)。在那里,他得到的回答竟是:查无此人!
    原来,学校在2006年9月1日,把包括陈莉在内的几个高三复读班集体转投到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太保”)。待陈广泉急匆匆赶到太平洋保险公司光泽营业部时,工作人员告诉他,陈莉是2006年9月份才投的保,1个多月后就被发现病患,且是初次投保,因此不予理赔。而且,据公司调查,陈莉投保时“有隐瞒病患的嫌疑”。
“破例”赔偿成了空头支票?
    在跑了十几趟之后,保险公司终于“破例”作出让步,允诺赔偿的数额也从8千元逐渐增加到1.5万元。
    保险公司态度的转变,有着不同的解读。校方说,这是他们积极协调的结果;保险公司则表示,这是考虑到家长的困难,同时也为了提高市场美誉度的一次破例;然而更多的人却认为,这其实是学校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某种“默契”后,利弊权衡的结果。
    一晃半年过去了,保险公司却始终“只闻雷声不见雨点”,赔偿款一分钱也没看到。2007年4月13日,实在熬不住的陈广泉拨打了工商局“12315”申诉电话寻求帮助。
他人过失为何由我买单?
    12315工作人员调查发现,当时“太保”的营销员为了争夺学生险这块蛋糕,在承保时已经同意将由“人保”转过来的368份学生险视同续保,也就是说,陈莉此时属于续保可以不受“90日观察期”的限制。
    而对于投保人“半年前出现淋巴结肿大,没有据实反映”一说,12315工作人员认为,“学生平安保险责任告知书”上,并无明确说明,投保人不知情或不理解情有可原。12315工作人员据此认定,保险公司予以赔偿是“必须”而不应是“破例”。
    2007年5月1日,陈广泉终于拿到了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全额理赔金3万元(封顶)。
    就在大家认为事情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之时,陈广泉突然提出:为什么拿到的不是6.8万元呢?
你还要学校怎么做?
    陈广泉认为,学校在他们一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在“人保”的女儿转投到“太保”,这两家保险公司的投保金都是一样的33.5元,而像女儿的这种情况,在“人保”最高可获赔6.8万元!他人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为何要由我来买单?他“希望学校能给个说法。”2007年5月10日上午,12315工作人员把陈广泉的想法带到了陈莉就读的学校。
    “学校这样做还不够?”校长觉得意外。他起身从隔壁取来一面锦旗:“看这上面写的,‘病患献爱心,助困显真情’,家长自己送来的——得知孩子生病后,我们立即发动全校师生,为她捐了1.6万多元!你还要学校怎么做?”
关爱不能代替责任
    尽管校长“很冤”,12315工作人员还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不管学校当时这样做是出于方便学生的目的,还是一时疏忽或者其他原因,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都不应由学生承担。至于之前学校给予陈莉的种种帮助,只说明学校对她的关心和爱心,却不足以说明学校在她的保险问题上没有疏忽……
向左走?向右走?
    5月14日上午,陈莉在母亲吴碧英的搀扶下来到12315申诉服务台。
    出院不久的陈莉脸色苍白,身体显得非常单薄,体重只剩下70多斤了。尽管气温很高,陈莉还套着厚厚的冬装。
    一阵道谢之后,母亲陷入了沉默。坐一旁的陈莉显得局促不安,似乎是经过了一阵酝酿,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校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她不想再给学校添“麻烦”了。而且,她还准备今年9月再复习参加高考,“我怕万一和学校关系搞僵了,学校就不收我了……”“我们命苦呀!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差点把房子也卖了,实在是欠债太多了……”母亲低着头,不停地擦着眼角的泪水。
(以上人名均用化名)母女俩相偎无言
责任编辑: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