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下午,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州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获悉,福州在数据资产管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以及数字化和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培育上成效显著。 数据资产管理逐步健全 据福州市数据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在依托数字福州建设基础上,福州运用主流数字化技术,搭建福州市数据资产管理相关平台,通过融合政策、管理、业务和服务,打通全过程管理的线上通道,提升数据安全保障与数据资产化支撑能力。 今年2月,福州市基准站控制点数据资产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领域交易,开出了福建省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这意味着在数据财政“收入侧”的实践已经开始,也标志着福州市在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开启崭新的篇章。 此外,福州还联合福建理工大学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定价机制课题研究,率先完成字段级数据定价模型,进一步促进数据资产流通,逐步形成清晰、有效、完整的数据资产管理和经营模式,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形成 “数字中国人才创新基地是赋能数字福州发展的战略性支点。”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有关人员介绍,数研院构建“理论研究—实践实训—产业转化”三位一体的数字化人才培育体系,致力于成为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人才供给侧平台。 目前,创新基地以福州滨海新城的福建人工智能产业园为培训基地主体,系统整合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核心成果,打造技术展示、产教融合、产业孵化等一体化的数字生态中枢。 此外,还依托数字福州集团的产业资源,提供数字化人才培养培训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在现有算力资源规划布局上,谋划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优质项目、创新主体及拔尖人才落户福州,构建峰会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行业场景应用的闭环生态,加速形成数据要素聚合与价值裂变的新生态。 国产算力多领域多场景应用 2023年4月,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致力于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全国首批、福建省最早获批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的国产平台。 目前,中心已建成140P国产算力,同时组建了一支20人专业化运营团队。通过构建“算力+数据+模型+应用+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我们不仅实现了算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广泛应用。 数字福州集团有关人员表示,目前,福州基本完成了市级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孵化“政务办公、社会治理、产业赋能、健康医疗、智慧交通”五大类场景,其中在政务办公、健康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已得到应用,将逐步把中心打造成为全省领先的新质生产力实践中心和新兴产业孵化中心。 构建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体系 福州市数据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为全面适应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近年来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并科学、公正地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 据悉,今年1月,福州市成功获批组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全面负责、支撑全市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级、中级、初级职称评审工作,主要考察和培养大数据人才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着眼于加快构建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组建了91位专家组成的福州市工程系列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库,旨在精准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专业化评审机制与全链条赋能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引擎。”上述人员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激发技术创新内生动力,推动产学研成果高效转化,助力福州在智能化浪潮中厚植竞争优势、培育标杆案例、构建生态闭环。(福州新闻网记者 颜学辉/文 林凯航/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