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不少商品披着“华丽外衣”登场,精美繁复的包装往往让商品本身相形见绌,其费用甚至远超商品价值本身。这种过度包装现象直接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令人不禁思考:消费者究竟是在为商品本身买单,还是在为华而不实的包装“付费”?福建省消委会指出,商品过度包装侵害消费者的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更值得关注的是,过度包装产生的废弃物,不仅与绿色消费理念背道而驰,更对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成阻碍。为此,福建省消委会坚决响应国家《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以切实行动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优化我省环境建设。 福建省消委会认为,落实治理商品过度包装举措需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消费者等协同发力。 1、推广环保包装,完善回收体系 建立回收 在商场、社区设“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对参与回收的消费者发放积分奖励。 行业扶持 对执行简约包装标准的企业,行业协会采取“评先评优”形式,树典型、立标竿。 2、强化监管,严查违规行为 专项整治行动 聚焦月饼、茶叶、保健品等重点商品,在国庆、中秋等消费旺季,开展检查,依法查处过度包装、混装搭售等行为。 信用惩戒 将多次违规企业纳入信用“黑名单”,联合电商平台实施限流、下架等措施。 3、加强宣传引导,倡导绿色消费 宣传教育 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向广大消费者普及过度包装危害。 针对企业开展教育引导,督促其简化包装,以质量取胜,对拒不合规者依法曝光。 行业倡议 联合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发布倡议,引导商家优化包装设计。 消费警示 发布消费提示警示,助力消费者理性选择,科学消费。 接下来,福建省消委会也将聚焦商品过度包装问题,通过宣传揭露包装“套路”、普及国家标准,联合行业协会推行绿色包装协作,畅通投诉渠道强化维权支持,以精准行动深化监督引导,为我省绿色消费环境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