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福州市商务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外资活力持续高涨,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25家,实际使用外资总量位列全省第二;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总额超3506.9亿元,同比增长2.1%,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热度不断升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4.9亿元,稳居全省榜首……这一连串跃动的数字,是福州商务人迎难而上的生动注脚。 这一年,福州商务领域捷报频传——从跻身商务部第三批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项目,到入列全国首批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从黄岐、罗源湾两大港区同时通过国家级验收,到外商独资医院试点破冰启航;从侨商集采中心落地带动40亿元进出口贸易,到“以旧换新”政策撬动90亿元消费热潮……每一个突破的背后,是福州商务人锐意进取扬的智慧与决心。 在这幅全市商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中,既有老一辈商务工作者的深耕与积淀,也有中生代干部的刚毅与魄力,更不乏青年才俊的底气与笃定。正是他们的薪火相传、接力奋斗,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注入商务领域的澎湃动能。 方寸铸党魂,银发丹心焕新篇 在福州鼓楼区西湖社区,87岁的林国山用一枚枚邮票讲述百年党史,以银发之躯践行“退休不褪色”的誓言。这位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福州西湖国山党建工作室的带头人,25年来扎根社区,用集邮架起党群“连心桥”。 1998年从福州市原商贸局党委副书记岗位退休后,林国山婉拒企业高薪聘请,将多年收藏的数千枚邮票化作“红色教材”。从中共一大到古田会议,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成就,他的邮品展示化作流动的党史课堂,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他赢得“邮票爷爷”的美誉。2020年,他创新开设“云端”直播间,两年间开展50余场线上宣讲,单场观众超300人,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知党恩,跟党走,谋发展”是林国山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19年,他牵头成立全省首个个人命名党建工作室,带领30余名老党员开展宣讲近30场。作为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连续9年组织“中华魂”读书演讲比赛,辐射5000余名学生;带领青少年探访名人故居,用邮票播撒“红色”种子。 “党给了我一切,我一切要献给党!”这位耄耋老人每月坚持至少一场宣讲。2023年,林国山团队项目获评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优秀项目。方寸邮票间,映照的是他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诠释着共产党员最生动的模样。 潮头竞千帆,敢闯善为绘新景 从军人到商务领路人,福州市台江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建伟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在台江这片热土上书写了商贸发展的精彩答卷。这位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获得者,以实干兴业诠释着新时代商务人的使命担当。 面对台江区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林建伟创新提出“立起来”产业园发展路径,先后打造海荣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海峡金融商贸融合发展中心等特色园区。其中,海荣供应链平台经济产业园入驻企业131家,2024年销售额达458亿元。他推动传统商圈转型升级,助力中亭街超60%商户开启直播电商,零售额增长超30%,让“老商圈”焕发“新活力”。 在招商引资战场上,曾经戏称自己“门外汉”的林建伟已然是游刃有余的“行家里手”。他迅速组建“招商联盟”,聘请17名招商大使,推动招商网络覆盖30余个上级有关部门、国企和商协会。同时,他积极推动特色化招商,参与策划超50个特色载体、园区和项目,从“资本会客厅”“金洽TALK”等招商平台落地,到“保险楼”“证券期货楼”“科技金融楼”等特色产业楼宇亮相,他和团队打出了差异招商的“金字招牌”。2023年,台江区三产招商位列全市第三,2024年上半年跃居第一。 环“闽江之心”商业经济带上的茉莉大街,每到夜色降临便已是熙熙攘攘;祥坂夜市作为网红打卡地是感受榕城烟火气的首选地;打响“全闽乐购·惠聚台江”促消费品牌,每年开展超600场的政银企联动促消费活动,助力三产、社零总额排名全市前列。而这些只是林建伟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开始。 “企业有需求,我们马上办”是林建伟刻在心间的工作信条。他亲自带队为企业争取二手车出口资质,举办数十场惠企活动,建立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守护商务领域安全。而在担任小区“第一书记”期间,他又常常深入社区网格,听民意、察民情,推动解决天然气管道安装等民生难题,赢得群众连连点赞。 五度考核优秀、荣立三等功,带领团队获省级商务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林建伟以军人本色蹚出商务高质量发展新路,以服务初心绘就商贸蓝图,在建设“活力商都”的征程上继续乘风破浪。 坊巷聚微光,“热血英雄”树新风 23年扎根基层的商务系统“急先锋”,累计献血2.6万毫升的“热血英雄”,完成200余场志愿讲解的千年坊巷“文化播火者”——这是福州市商务局志愿服务队队长肖国升身上的标签。他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商务人的坚守。 “党员的先进性,就是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这是肖国升未曾改过的座右铭。今年3月17日,完成第69次“热血行动”的他成为福州市直机关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能成为生命的桥梁,是党员最本分的责任。”他的行动感染了多名青年党员加入中华骨髓库,这一刻,爱心接力传承已然具象化。 虽非福州人,肖国升却用十年时间在三坊七巷义务讲解200余场,服务时长566小时,被赞为“坊巷通”。他笑言:“文化传承就像献血,总得有人坚持,文明血脉才能不断流。”这份执着,化作他的工作常态,浸润在招商工作的每时每刻。 深耕招商引资一线,肖国升以招商人主动贴上的“粘性”,不见分晓不罢休的“韧性”,对任何项目不随意说不的“柔性”,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中展现了招商人的硬核实力。从京东方第8.5代面板到中交海峰风电,他多跑多问,积极协调解决急难问题,用真心换真情。他的点滴付出先后收获了三等功一次、“抓项目促发展”专项行动先进个人、“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他更在意的是“通过一次次行动带动更多人的加入”。 从热血奉献到文化传承,从招商攻坚到志愿服务,肖国升的多重身份始终围绕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不是一时热血,而是一生坚守。”这是承诺,也是他续写下一个二十载的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