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安国寿:关于消费者权益不当或过度维权的风险提示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4-02 14:33:54    分享到:

在保险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正当且必要的。但是,消费者需适度维权,过度或不当维权不仅可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还会给自己带来新的风险。以下是关于消费者权益不当或过度维权的风险提示:

1.过度维权引发反效果风险

诉求不合理遭拒:部分消费者在维权时,可能因对保险合同条款理解偏差或期望过高,提出不合理的诉求。比如,在保险合同明确规定某些疾病不在保障范围内的情况下,消费者仍坚持要求保险公司赔付,这种过度维权行为很可能被保险公司拒绝。再比如,重疾险中对某种疾病的理赔条件有严格界定,不仅要求确诊疾病,还需满足特定的治疗方式或达到一定的疾病状态。消费者若仅以确诊为由要求理赔,与保险公司产生纠纷,即便反复维权,也难以得到支持。

滥用投诉渠道:有些消费者为了给保险公司施加压力,不管问题是否合理,随意向各个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甚至媒体进行频繁投诉。虽然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会受理投诉,但如果经调查发现消费者诉求不合理,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可能影响消费者在行业内的信用记录。而且,滥用投诉渠道可能会浪费公共资源,干扰正常的市场秩序。

2.维权成本过高风险

时间成本:不当或过度维权往往需要消费者投入大量时间。例如,为了一个本不符合赔付条件的理赔案件,消费者反复与保险公司沟通、向监管部门投诉、准备仲裁或诉讼材料等,可能会耗费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这段时间内,消费者可能需要请假处理相关事宜,影响正常工作或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进而导致收入减少。

经济成本:维权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经济支出。若选择仲裁或诉讼,需支付仲裁费、诉讼费。若聘请律师,还需承担律师费。若最终维权失败,这些费用将由消费者自行承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即使不聘请律师,为收集证据、往返相关机构等,也会产生交通、通讯、复印等费用,这些成本累加起来可能也不容小觑。

3.影响自身信用风险

在保险行业内部,消费者过度维权且诉求不合理的行为可能会被记录在案。这可能导致消费者在后续购买保险产品时,面临保险公司更严格的审核,如提高保费、增加除外责任甚至拒绝承保。

4.错失协商和解机会风险

当消费者进行不当或过度维权时,往往会采取强硬、对抗的态度,这种态度会极大地破坏与保险公司之间的沟通氛围。在双方激烈对抗的过程中,很容易偏离问题的核心,从而错失协商和解的最佳契机。实际上,许多保险纠纷,只要通过理性的沟通以及相互理解,就能够探寻到双方都可接受的解决方案。然而,过度维权却导致双方陷入对立状态。就像在与保险公司协商理赔事宜时,部分消费者动辄以投诉、曝光等手段相要挟,使得双方关系变得异常紧张,原本有望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的问题,最终陷入僵持,难以推进。

消费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保持理性,确保维权行为合法、合理、适度,通过正确途径和方式解决保险纠纷,切实保护自身权益。(中国人寿寿险福安市支公司 阮小萍)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