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在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云网宽带发展大会上表示,全球AI与宽带网络深度融合推动多领域创新发展,是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在云网+AI的实践层面,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前不久与湖北龙蟒磷化工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云网融合+AI,推动传统矿山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而中国电信四川分公司依托天翼AI云电脑,利用云端技术进行影视渲染,并赋能影视创作更高效、便捷、安全。 如今,中国电信不断拓展云网技术,实现智算升级、智能调度、能力开放和AI重构,赋能数字生态,而云网融合也迈入以AIDC为核心的3.0新阶段。 前瞻性布局云网融合3.0新阶段 云网融合3.0的核心特征,是聚焦智算时代需求,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驱动的“算网一体化”为技术主轴,实现算力、数据、大模型与终端对于网络的融合。从前瞻角度来说,“云+AI”的联手在人工智能时代有着极大战略意义。由于云计算能够将分散的算力整合,结合AI算法优化资源调度,降低企业使用高性能算力的门槛,因此中小企业无需自建数据中心,即可享受智慧化服务。 而在布局层面,中国电信云网融合3.0强调分布式智算网络的建设,通过优化IP层和光传输层,实现跨区域、跨节点的无损智算能力。据此,中国电信完成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分布式训练验证,并在上海和北京部署双万卡集群,构建高效的智算基础设施,为“云+AI”的训推能力打下地基。 技术突破,驱动云网融合新引擎 在“万物上云”的时代到来之际,身为科技型企业的中国电信步履不停,依托自身研发能力,推出了云网融合领域的诸多实践成果。 例如,中国电信打造了天翼云“息壤”一体化智算服务平台,具备强大的算网调度能力、高效的计算加速能力、一站式模型训推能力,并实现规模商用。据了解,“息壤”支持第三方算力与天翼云自有算力并网,可以实现跨服务商、跨架构、跨地域算力资源的统一调度管理,还具备高效的异构计算能力,实现计算、存储、网络多层加速,将国产算力的综合算效提升到行业领先水平,为AI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算力底座。而“息壤”前不久还完成了与DeepSeek的深度适配与优化,实现技术共享。 此外,基于当前云端市场蓬勃的发展前景,中国电信还打造了“昆仑”云网能力开放平台,把云网连接、算网调度、云网数据、云网运营能力进行产品化,以API、SDK、SaaS等形式开放。该平台目前在全球已有6000家活跃开发者,可针对公共服务、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场景落地应用。 行业赋能,开启云网融合新征程 除了在技术领域积极研发,中国电信也运用云网资源深度赋能千行百业,打造智能云的全新生态。 例如,在税收管理领域,针对规范成品油市场经营秩序,税收风险防控和监管难的堵点,中国电信陕西渭南分公司联合相关政府部门,依托中国电信云网融合优势打造了成品油综合服务智慧监管平台,实现了“数据上云”,对成品油购、销、存的过程全面管理,帮助政府提高税收征管效能。 此外,在城市政务领域,中国电信为丽江古城打造“城市大脑”网络底座,依托天翼云资源处理能力,为智慧文旅、古城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办理政务事项,无需排队。此外,AI中台还部署智能算法模型,在交通、环境、应急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辅助决策,真正做到让“云+AI”的体系发挥出“1+1大于2”的作用。(安子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