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安厅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提示】近期,屏幕共享类软件或具备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被诈骗分子广泛用于获取事主银行账号、密码、验证码等隐私信息,造成事主账户内资金被转移或消费。紧急提示:凡是要求你下载会议软件、在软件权限请求中打开照片和摄像头、开启手机屏幕共享功能的均为诈骗,请立即予以拒绝、关闭或卸载。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你我“钱袋子”。 举个栗子!当诈骗份子骗你“共享屏幕”后, 假装说要转钱给你,让你打开收款码给他扫,而你在打开收付款后首先展示的是付款码,当你准备切换到收款码页面的期间里,诈骗份子已经通过“共享屏幕“看到了你的付款码,于是扫码你的付款码进行盗刷你的账户 诈骗分子利用屏幕共享手段进行诈骗主要有以下步骤: 伪装身份,获取信任 冒充客服:诈骗分子常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如告知受害者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航班取消需改签理赔、保险自动扣费需解除等,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骗取受害者信任. 利用热点事件或需求:抓住受害者对某些特定事件的关注或需求心理,如以购买热门演唱会门票、限量版商品等为由,吸引受害者注意力,使其更容易上当受骗。 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 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如 Zoom、Teams、腾讯会议、QQ、钉钉等,并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让受害者点击下载安装,这些链接或二维码可能指向仿冒的软件页面,导致受害者下载恶意软件. 引导至非正规渠道:除了发送不明链接,诈骗分子还可能引导受害者前往非正规的应用商店或网站下载软件,这些渠道所提供的软件可能被篡改,存在安全隐患,会在安装过程中获取用户过多权限,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 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理由要求开启: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看似合理的理由,如指导受害者完成某项操作、核实账户信息、解决技术问题等,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 窃取各类敏感信息: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或电脑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银行账号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支付密码、身份证号码、人脸识别过程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迅速利用这些信息,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如转账、消费、修改账户密码等 来源:福建省公安厅 福建省通信管理局 图片:支付宝 豆包AI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