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 福建消费网从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召开“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集体采访活动中获悉,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金融信用文化,引导信用“软实力”成为推动福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征信系统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共享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建立集中统一、安全高效的央行征信系统是健全覆盖全社会征信体系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于2006年建成了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客观采集接入机构按照规定提供的信用信息,整理形成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并对外提供查询服务。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积极配合征信中心开展征信信息采集和管理工作,截至2023年末,征信系统收录全省企业和其他组织185.76万户、自然人数3069.75万人;同时大力推进自助查询渠道建设,截至8月末,全省信用报告自助查询设备共2510台。目前,信用报告不仅应用于金融机构贷款、信用卡审批和贷后管理,还应用于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等领域。此外,在司法机关案件办理和政府部门评优评先中,信用报告也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激发农村经营主体养成“守信获益、信用有价”的观念。为充分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整体守信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省发改委等六部门通过统一标准、统一程序、统一管理,开展福建省金融信用村、乡镇、县建设(即“三信”建设)工作,并部署实施福建省“千村引领,万村共建”金融信用提升工程,发挥增信增资惠农、优化营商环境作用。截至8月末,全省存量金融信用村3699个、金融信用乡镇120个、金融信用县3个,金融信用创建区域的信用贷款余额579.95亿元,较首次评定前增长60.7%,金融信用县的不良贷款率由0.88%降至0.66%。 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始终坚持“征信为民”理念,组织开展各类诚信文化宣传活动,着力提升社会公众的诚信意识。一是“宣传+教育”兼顾,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突出县域、乡村宣传,广泛传播征信知识,在中小学校园建立诚信教育实践基地,开设征信课程,引导学生从小珍爱信用记录。二是“线上+线下”并举,提升诚信宣传覆盖面。征集制作微电影、漫画等宣传素材,通过官微发布、直播等方式,打造“指尖”上的宣传模式。联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专题新闻发布会、文艺晚会等方式,形成线下宣传热潮。三是“集中+常态”齐抓,建立诚信宣传长效机制。在“3.15”“6.14”等重要时点,推出征信专题宣传活动。依托信用报告查询网点、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等开展常态化宣传,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信用文化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任务,而是一项久久为功、意义深远的系统性惠民工程。下阶段,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将充分发挥征信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信用文化培育,同时促进信用成果转化和实际应用,助力形成“诚实守信”的金融信用环境。(张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