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召开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491个集体被授予“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国网福建电科院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国网福建电科院立足“技术监督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新定位,以“技术监督实体化、科研创新集群化、技术保障专业化、科技成果市场化”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该院先后承担7项国家级项目,建成6个省部级科研实验平台,牵头制修订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5项;累计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0项,其中3项为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优异成绩打造省级电科院改革典范。 技术监督实体化 提升电网设备可靠性 8月10日,国网福建电科院联合超高压公司组织专业人员赴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圆满完成福建燕墩500千伏变电站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组合电器出厂关键点见证以及出厂前材料技术监督。 组合电器采用密封金属壳体包裹,出厂后无法对内部的关键部位材料进行检测。国网福建电科院专业人员深入设备生产基地,关口前移技术监督,完成组合电器充气阀门材质、波纹管材质、GIS壳体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等5类设备监督检测,从制造阶段把好设备材料质量关。 技术监督关口前移,是国网福建电科院推动技术监督实体化的一项措施。今年以来,国网福建电科院探索建立全省技术监督体系“1+N”实体化运作模式,即1个省级技术监督中心+13个监督专业,构建技术监督责任网,推动技术监督工作全链条嵌入生产业务流程。同时,该院坚持监督关口前移,编制配电全目录447种物料技术规范和检测规范,推动500千伏变压器、GIS等设备关键点监督见证,进一步做好新建工程技术监督、做精在运关键设备技术监督、做强主配网防灾减灾技术监督,做细主力电厂保供专项检查,打出技术监督实体化“组合拳”。 国网福建电科院将数字化监督手段融入技术监督实体化全过程,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机巡管控平台”,开展4轮次塔基植被覆盖度监督,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塔基植被恢复不到位的问题;建成工业供热机组出力上下限在线评估与监测平台,在今年7月份全省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期间,利用该平台计算结果,支撑国网福建电力调控中心引导供热机组增加发电顶峰能力272.3兆瓦。 科研创新集群化 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8月13日,国网福建电科院首个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产品检测平台在黄山科研实验基地完成搭建并正式投入使用。 该平台检测范围覆盖操作系统、微应用、AI模型、智能终端等4类60余款数字化产品,主要用于检测验证数字化产品包括性能、功能、安全等在内的100余项核心指标,检测时长由7日下降为16小时,效率提升90.48%,为公司数字化产品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检测服务。 新型电力系统数字化产品检测平台是国网福建电科院加速科技创新集群化,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的成果之一。今年以来,国网福建电科院围绕优势学科、新兴产业链、重大创新平台和标准体系等四类10项重点任务,集群化布局高等级科技项目、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创新团队,构建福建电网发展规划与科技规划同时部署、重大工程与科技项目同时推进、工程建设与成果申报同时实施的“三同时”机制,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科技创新高地。 “‘三同时’机制是科技创新集群化的举措之一,将进一步整合管理流程,延伸管理触角,实现管理无缝对接,形成贯穿规划可研、项目审批、成果攻关、示范应用等全链条的管理模式。”国网福建电科院科技部负责人李超说:“今年,我们注重重大科技项目策划,形成高位推动、统一领导的工作机制,同时改变小而散的科技项目现状,优化对人、财、物等有限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实施3-5项重大项目、建设2-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这些都是科技创新集群化的体现。” 今年上半年,国网福建电科院牵头申报3项国家级项目、1项国资委项目,成功立项国际标准2项,全力支撑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的建设,申报福建省海上风电前沿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野外观测站建设获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积极促成国家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海上风电分中心落地,助力国网福建电力在国家电网公司重点专项任务突出考核中“一票升级”。 技术保障专业化 打造新技术试验平台 8月21日,国网福建电科院油气实验室专业人员正在紧张推进标准化学实验室的筹建工作。 “为推进省级技术服务中台化建设,实现全省油气集约检测,我们正在建设标准化学实验室,加紧推进绝缘介质检测诊断平台升级改造项目、油品检测流水线项目和PMS3.0油化检测模块建设,建成后检测量可由现有的1.7万项/年扩展至6万项/年。”国网福建电科院试验员林坦说。 油气集约检测是电科院技术保障专业化的体现之一。今年,国网福建电科院积极构建福建电网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验证的中试平台,并依托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开展产品性能测试、技术评估以及赛马比拼,落实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入网验证的刚性执行,大力推动国网首个工作票检测模块、国网首创物联感知终端即插即用模块、福建首个输电智能运检平台防台风模块等具有前瞻性的新技术落地应用。 “中试平台建成后,技术验证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所有新技术在入网前都要先经过试验验证,改变以往新技术入网应用离散碎片化,基层单位引入新技术不规范的现状,进一步指导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引领新技术研发、新设备研制和产业化。”国网福建电科院发展部负责人陈敏维说。 今年以来,国网福建电科院积极推进技术保障专业化,打造福建地域特色的新技术示范工程,深度参与海上风电、高能级配电网、防灾减灾、储能等示范工程;组建台区智慧终端研发专班,在国内首家实现“一台区一终端”营配调专业共建共用,累计开展5895台终端配电专业到货全检。 科技成果市场化 提升价值创造力 截至8月20日,由国网福建电科院、国网龙岩供电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的10千伏中置式开关柜智能转运车产品在国网电商平台已累计成交103台,销售额达1542万,并已在福建、江苏地区推广应用。 “这款智能转运车是结合各地市供电公司共性需求,历时2年,迭代3次完成的,集合了15项专利,产品上架一级电商后广受好评。”国网福建电科院输变电中心开关室主管卞志文说。 今年以来,国网福建电科院扎实推进技术转移机构、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特色化、功能化、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产品推广市场代理合作机制,紧密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产业单位,共同开拓省外、系统外市场;探索建立“启航、导航、护航、巡航、远航”为一体的专利产业化运营模式,推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高效集聚与配置,形成从创造到运用各环节高质量循环的专利链体系,推动专利链嵌入创新链、产业链;探索国网福建电科院-中试公司联合攻关机制,畅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反哺科技创新。 “通过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我们将力争形成转化平台市场主导,主体活力充分激发,转化制度保障有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格局,打造充分开放、协同并进、实效实用的技术市场生态。”国网福建电科院双创中心邹焕雄说。 今年上半年,国网福建电科院专利产业化“五航一体” 做法入选福建省十大优秀案例,14 项创新成果上架国网一级电商,32 项职工创新成果入围国网推广清单,位居各网省公司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