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建: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来源:福建新消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8-27 13:21:26    分享到:

2024年8月27日上午10:00,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场)。今天邀请到: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忠先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舒先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洪长春先生,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叶善青先生,厦门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林晓辉先生,厦门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希国先生,他们将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QQ截图20240827132036

首先,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忠先生介绍了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大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和承担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任务,成为福建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是加强政策引领,推动民营企业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近年来,福建省研究出台《福建省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推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近期若干措施》等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营造有利于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流动的政策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实施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近5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平均增长率为13.9%,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中,民营企业投入占比从2017年22.1%提升到2022年的56.6%,总投入达到480.1亿元。

二是完善平台建设,推动民营企业紧握创新驱动的“关键之钥”。先后完善了福建省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管理办法和支持举措,相继推动设立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136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86家,研究形成布局合理、动态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体系。其中,民营企业牵头设立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39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7家,占比分别达28.7%和85.9%。尤其在新能源领域,培育了金石能源“高效太阳电池装备与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宁德时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两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为福建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

三是发挥磁场效应,推动民营企业链条协作、集群发展、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民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项目落地,填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也切实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目前,已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形成4个国家级、1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如宁德高端储能产业集群以宁德时代为龙头,带动引进杉杉科技、卓高新材料等近百家产业链上下游民营企业落地,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链;厦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挥万泰沧海、艾德生物、大博医疗等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恒瑞医药、海特生物等众多国内医药上市公司落地,充分提升了产业综合竞争力,连续三年入选国务院督察激励名单。

四是着力培优扶强,推动民营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中当先锋、挑大梁。聚焦“卡脖子”技术和国产替代,坚持创新不问“出身”,培养民营企业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支持民营企业领衔或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国家专项任务。如集成电路领域,突破了光刻胶、电子靶材、高纯特种气体等,填补国内空白;新型电池领域,第三代CTP麒麟电池、凝聚态电池等相继发布;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一批国际国内“首家”“首个”创新产品,包括全球首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国内首支国产二价宫颈癌疫苗、国内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效干扰素等;传统产业领域,相继突破汽车玻璃关键成型工艺、玻璃天线、超薄精密手撕钢、白羽肉鸡种源等国际垄断,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

近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刚刚落幕的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也强调要完善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体制机制“突出科技战略性地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应用。”

下一步,福建省也将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全面优化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信心和活力。

一是增强民营企业开展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实力。对符合国家及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研发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骨干企业,采取“一对一”帮扶等形式,推动人才、项目等创新资源与其需求对接,从项目投向、创新能力水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推动其争创高能级创新平台。引导福建省民营企业积极对接国家未来产业“六个百项计划”,分阶段分梯次嵌入福建省未来产业布局,找准细分赛道,孵化培育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未来产业标杆企业。

二是引领民营企业巩固形成上下联动、纵横协作的合力。纵向上,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加强龙头民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和配套支撑,形成以技术引领产业、以产业优化技术的良性循环。横向上,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路径,鼓励民营企业与国企、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突破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难题。

三是指导民营企业全面提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充分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协调小组工作机制,定期摸查制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难点、堵点,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理清产业发展思路,积极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警工作机制,监测关注可能造成制约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隐患因素,提前指导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好风险应对预案,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