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高手在福清以拳会友、以武传情 咏春拳:“打”通中外的智慧武学 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咏春拳选手参赛、众多国际著名咏春拳大师助阵……25日,首届世界南少林咏春拳大赛总决赛在福清南少林寺圆满闭幕。以拳会友、以武传情,世界各地咏春拳高手福清争霸,展现了福州咏春拳的独特魅力。
全球传习者超千万人 咏春拳作为中国传统南派拳法,在明末清初时期,由受福清南少林寺禅师点化并结庵于寺庙附近修行的五枚师太开创。2014年,福州市申报的“咏春拳”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百年来,发源于福州的咏春拳经广东、香港走向世界,在欧美国家受众广泛,全球传习者已超千万人,成为世界上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拳种之一。 本次比赛得到了欧洲咏春拳总会(EWTO)创始人、欧洲咏春拳协会联合总裁、“欧洲咏春拳之父”肯特·简基富(Keith R.Kernspechts)的关注,他表示:“中国功夫出少林,中国咏春拳源自福清南少林,其中的禅武精神充满了哲学魅力。”
咏春拳文化走向世界 创办美国咏春博物馆的孟庆丰(Benny Meng),多年来致力于咏春拳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注重咏春拳教学与青少年培养,并以“禅拳融合”“寓教于乐”的方式切入,将中国武术文化发扬光大。为了延续中级赛期间缔结的中美青少年友情,孟庆丰此次带领十余名少年儿童到福清市百合小学,再次与中国青少年进行武术文化交流。他认为,青少年学习咏春拳颇有裨益,咏春拳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人生处世具有积极意义。 斯坦尼斯拉夫·巴加列夫(Stanislav Bagalev)是欧洲咏春拳联盟保加利亚部创始人、保加利亚咏春拳国家教练,并应邀担任本次大赛的裁判员。他从1982年开始练习中国武术,1991年起在普罗夫迪夫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教授中国武术。据他介绍,欧洲专门为咏春拳创办的学校多达1500所,不论是在大城市还是小乡村,咏春拳文化随处可见。 “当我获得金牌时,人们会开始好奇咏春拳到底是什么,这时我就可以向大家介绍,让更多人了解。”美国参赛选手文森特·孟(Vincent Meng)在本次比赛中获得标指、黏手、木人桩三项冠军。他认为参加赛事最棒的地方在于分享咏春拳背后的文化、友谊和运动精神。 7月,搭上巴黎奥运会东风的咏春拳亮相位于法国罗斯柴尔德公馆的巴黎奥运会“中国之家”,咏春拳非遗传承人郑祖杰和弟子们为现场嘉宾带来精彩的咏春拳展演和教学互动。 在欧洲期间,郑祖杰先后走访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详细讲述咏春拳的历史、拳法及其背后蕴含的中国哲学与文化思想,还与在场的武术爱好者一起演练,传授咏春拳。他说,咏春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优秀传统武学文化,是一门充满智慧、哲学的武学。 “要把咏春拳打造成中国功夫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郑祖杰说,通过首届世界南少林咏春拳大赛,将推动南少林文化和咏春拳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打造中国传统武术文化IP,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融合。(福州晚报 记者 王光慧 通讯员 林文捷/文 主办方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