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上,厦门提出了共建“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的发展蓝图。厦门供电公司主动服务和融入厦门经济特区经济发展大局,当好“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服务保障者,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 积极参与 清洁电源供给格局加快形成 厦门“山水海城”相融共生,碧海蓝天的背后,绿色电力、清洁电能功不可没。 2024年5月,福建省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厦门汀溪抽蓄正式投入运行。抽蓄装机容量140万千瓦,约等于2023年厦门地区最高负荷的五分之一,设计年发电量可占地区每年总用电量的5%。它的投运,能够进一步提高电网保供能力,并促进厦门能源低碳转型加速。 雨后的鼓浪屿,空气格外清新。厦门首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项目——大德记开关站“光储直柔一体化”用电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白天阳光充足时,开关站20多平方米的薄膜光伏墙自发自用,余电自动储存,夜间通过储能系统再对建筑供电。 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新型电力系统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供给主体,具有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等特点。作为全省唯一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市,厦门供电公司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生态、电网基础和政策机制优势,紧密融入“三大三先”省级高质量发展示范电网建设,推出一系列先行先试之举。 伴随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厦门高能级新型配电网按下“快进键”——在同安凤岗的源网荷储协同自治示范项目现场,电动汽车可由交通工具变为“充电宝”,向电网反向送电;作为福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示范性工程,福建首个“虚拟电厂”平台于6月7日在厦门上线试运行,聚合社会可调节负荷资源42万千瓦,通过对入网可调资源的巧妙“加”“减”法,调节电力供需…… “你看这张‘地图’,实现了厦门全区域、行业、企业、楼宇四级宏微观碳排放3D全景展示,涵盖厦门168万用电客户、71个行业、85.5万家企业。”在国内首个电碳生态地图前,厦门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这样介绍。该电碳生态地图打通“电—碳—能”数据链条,实现了从电量看碳排放的全景、动态展现。 有力推动 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 厦门供电公司积极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以适应能源发展和转型需要。 数字电网是承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通过“电力+算力”,厦门供电公司建成新一代变电集控系统,完成全量117座110千伏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建设及实用化应用;建成七个无人机输变配协同自主巡检示范区;深化智能生产管控中心运作,不断增强电力系统“可观、可测、可控”的能力。 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不断探索新能源开发应用场景是重要途径。厦门供电公司先行先试,从政策、技术、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打造一批标杆性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各领域的新能源应用渗透率,提升“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的显示度、感受度。 “依托技术创新基金支持,我们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每年可节约超100万元的财务成本。以光伏取代屋顶,还能在享受绿电时增加‘阳光收入’,效益十分可观。”祥达光学(厦门)有限公司设施管理处处长毛圣鉴高兴地说。厦门率先推出国内首个专门支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专项基金,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全方位覆盖,支持新型电力系统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迭代升级、集链成群。 2024年4月,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厦门新能源车报牌5421辆,首次超过燃油车(5023辆)。据悉,近五年厦门市新能源车报牌量逐年增长,其中2023年注册60302辆,同比增长28.72%。此外,厦门供电公司试点建设V2G充电桩,车主在夜间负荷低谷时充电,在负荷高峰期可化身“充电宝”向电网反向放电,不仅助力电力系统削峰填谷,还可获得每度电约0.65元的差价补贴。据悉,厦门供电公司在2024年计划新建60 根V2G 充电桩,进一步拓展电动汽车的运用场景。 目前,厦门城市核心区已形成0.9公里充电服务圈,充电设施政府监管平台已接入全市99%的充电桩信息,为全国最高。在乡村,充电桩也已实现“村村全覆盖”,结合农村自住、经营、生态旅游等要求,厦门供电公司针对性开展电网改造,采用“快充+慢充”“低压接入”等模式,实现充电桩下乡。 提质服务 为企业提供坚实电能保障 6月5日,在厦门市海沧区的柯达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该工程已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接下来项目将进行电缆铺设、设备调试,力争在6月底竣工投产,满足柯达厂区及周边片区发展用电需求。 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之城”至关重要。据厦门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电网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骨干、±320千伏柔性直流为辅、220千伏多环互联、110千伏辐射型网络相协调的坚强智能电网,电网供电可靠性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一方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9月15日,厦门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一期)10千伏过渡保障供电项目成功送电,这个近年来厦门规模最大的工业企业过渡保障供电项目,从建设到送电仅用45天,再创特区的“光明速度”。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部服务部负责人左寅莹说:“在可靠稳定的用电保障下,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所有单体投产的进度,预计今年年底项目将进入试投产阶段。” “快接电”快到什么程度?厦门新能安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罗金龙深有感触地说:“非常专业、高效的特区电力速度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 该项目是能源巨头宁德时代在厦门的第一个百亿级项目,仅用15天便顺利实现4台1000千伏安箱式变压器的施工用电送电,三天内迅速提供永久用电方案。“我们提前对接用电需求,开辟项目用电绿色通道,为企业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向企业提供以‘大客户经理+党员技术专家’为支撑的业务咨询平台,并牵头协调相关政府部门,协助客户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厦门供电公司同安供电中心副主任叶素娟介绍。 坚持“快接电”,服务新能源企业“早用电”。近年来,厦门供电公司先后投用厦门时代、海辰储能等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电力配套工程,建成3个“开门接电”示范园区,为新能源产业链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电能保障。 对于新能源小微企业,同样有一系列电力举措助力企业“加速跑”。基于强大的数字化电网,厦门供电公司依托智能化手段,创新提供低压业扩“一键下单、现场办结”服务新模式,持续深化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三零”办电服务,节省用电成本、提升发展能效。 在产业向“新”道路上,厦门供电公司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水平,建成国内首个电力营商环境体验中心,迭代升级“Easier办电”服务品牌,厦门“获得电力”指标获评“全国标杆”、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