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关系到民族兴旺发达。福建高院不断加强少年审判工作,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推动少年审判工作现代化。 秉持新时代司法理念,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 依法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面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坚持“宽容包容但不纵容”,公正高效审理涉未成年人权益案件。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全省法院共审结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317件1776人,其中免予刑事处罚3人、适用缓刑386人,免缓刑适用率21.90%;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单处罚金1209人,占生效判决的68.07%。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为:盗窃罪、强奸罪、聚众斗殴罪、诈骗罪、抢劫罪,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的70.16%。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不断强化“特殊、优先保护”理念,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始终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全省法院判决猥亵儿童、拐卖妇女儿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拐骗儿童及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犯罪罪犯1216人,其中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249人,对其中罪行严重、情节恶劣的犯罪分子,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依法妥善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和行政案件。树立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理念,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积极推动“三合一”综合审判,关注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权益维护。2023年以来,依法妥善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抚养、监护、探望等各类民事案件24010件;审结涉未成年人行政案件21件,切实做实民事、行政审判中的未成年人保护。 强化综合履职,推动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 判后帮教救助不放手。既重视“办案”,更重视“救人”,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社会观护、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判后回访、跟踪帮教等审判延伸工作,提供多维度、精准化帮教工作。既通过给付救助资金,帮助摆脱生活困境,做好“当下救”,又通过定期回访、心理疏导、社会观护等,做好“长久助”。2023年全省法院决定救助未成年人134人,为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307.81万元,救助未成年人数占决定救助总人数12.79 %,金额占司法救助金总金额的10.73%。 家庭教育指导不松手。全省法院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两年来,共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1997份,未成年人关爱提示卡1620份,家庭教育指导司法品牌效应不断显现。福州“茉莉姐姐”家庭教育指导暨家事辅导调解项目,建立“两中心四融合”工作模式;泉州“泉心护”家庭教育指导暨心理观护中心,聚焦“分门分类、分层分级、分阶分段”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南平“百合花开”馨课堂,创立“司法+家教”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公益项目,都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有效推动家庭教育责任落实到位。 校园欺凌防治不松懈。从早从严处理校园欺凌,全省法院在审理民事侵权案件中,发现存在校园欺凌因素的,依法及时处理,避免发展为恶性案件,充分发挥惩戒和警示作用,涉嫌犯罪的,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因校园欺凌遭受损害的,综合考虑欺凌行为的强度、时间跨度及受害人身体、心理损害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依法判处民事赔偿责任。莆田两级法院立足总结分析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案件特点,建立校园欺凌整治方案,并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帮扶体系,力求标本兼治。 强化诉源治理,营造未成年人保护浓厚氛围 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2023年9月,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金银墙同志示范带头担任师大附中法治副校长,并为该校师生讲授“法治公开课”。各级法院也主动探索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普法品牌。如厦门“小法官夏令营”活动,三明“红领巾法治课堂”精品课程,龙岩“岩法‘未’你”法治宣传团,宁德“毕业法治课”等普法活动,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目前,全省共965名法官(法官助理)在971所中小学担任法治副校长。2023年以来通过现场授课、模拟法庭、法治进校园等形式,开展各类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500余所学校近15万名学生。 做深做实司法建议助力社会治理。敏锐捕捉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的未成年人保护薄弱环节,针对性侵儿童、校园欺凌、校外培训机构管理、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监管工作等社会关注及未成年人保护的突出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等提出完善制度、改进管理的司法建议,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良好环境。漳州市中级法院关于加强学校宿舍管理,福州罗源法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诚信建设,厦门思明法院关于规范儿童寄养,泉州安溪法院关于严格招录教职工入职审查等司法建议,先后入选全省法院精品或优秀司法建议。 推动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格局。推动完善“政法一条龙”“社会一条龙”工作格局,实现“六大保护”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在省委政法委领导和牵头下,省法院等8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对困境未成年被害人及被害人未成年子女开展“阳光桥”关爱行动的实施方案》,帮扶救助因刑事案件受害返贫致困的未成年人。与省教育厅等13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积极参与我省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与省民政厅等15家单位联合印发《福建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大力度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少年审判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一步,全省法院将进一步全面总结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经验,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变化,更新司法理念,提升司法能力,积极履职,全力做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一是专业审判抓实抓细。推动设立专门审判机构,融合贯通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审判职能,完善“三合一”审判模式,抓前端、治未病,加强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健全完善少年审判机制。二是法治宣传走心走新。进一步提升青少年普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对留守儿童、服刑人员等特殊家庭的关注,加大城乡结合部、困境儿童集中地区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拓展法治副校长覆盖面,助力乡村学校法治教育工作。三是部门联动共治共享。继续加强公检法司协作配合,促进规范高效办案,合力解决未成年人司法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强化与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社工机构等组织沟通联系、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促进“六大保护”紧密衔接、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