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秋芦线英格分支线24#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已上线,搜星数正常,解算服务正常。”5月23日,位于泉州南安英都镇的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正式投运,标志着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北斗技术进入到规模化、精准化应用阶段。 配电网作为电网系统的神经末梢,其稳定运行关系到民生用电体验。近年来,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围绕闽电数智大生态建设要求,通过应用北斗技术,开展配电网数据采集、应急抢修、隐患监测等,不断提升中低压配电网的供电服务质量。 南安山峦起伏,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73%,每年因台风、暴雨等引起的地质灾害较多,易发生电力杆塔地基下沉、杆塔倾斜等情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以南安英都镇为试点,与国网福建信通公司、国网南安市供电公司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打造了一系列配电网运检领域的北斗技术规模化应用。 “使用‘i国网’APP中的闽电运检数据采录应用,融合北斗高精度定位外设,可以大幅提升中低压设备的定位精度。”据国网南安市供电公司英都供电所外勤一班班长洪春峰介绍,闽电运检数据采录应用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仪提供通信桥接,获取坐标数据,能够解决配电设备在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PMS3.0)系统杆塔、台区等设备位置坐标偏移等问题,提高物理电网和系统数据关系一致性,中低压设备位置精确率由72%提升至93%以上。目前,通过闽电运检数据采录应用已实现对英都网格354个台区和4600根杆塔的厘米级位置数据的自动采录、纠偏、更新。 此外,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深度融合北斗设备感知数据、电网GIS思极地图高精度影像及矢量数据,依托PMS3.0智管平台设备画像模块,能够实现杆塔倾斜、边坡位移、外破隐患等自动化监测功能,当设备监测数据超过阀值将自动触发巡视工单,配网故障隐患由人工预防向现代化主动式运维发展,进一步提升配网设备风险隐患的数字化智能管控水平。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实现对65个配网设备风险隐患的高效排查和主动处理,降低了因杆塔倒塌、滑坡泥石流、外力破坏导致的停电事故。 下阶段,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将持续提升北斗基础能力及应用服务水平,推进基于北斗三号的无公网区域用电信息采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安全管控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充分释放北斗技术规模应用价值,赋能供电服务水平提升,持续支撑电网数智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