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政企联动 群控群调 助力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来源:国网福建电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8 08:54:51    分享到:

3月31日,新能源车主龚先生一家来到泉州石狮“十里黄金海岸”景区游玩,通过景区附近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连接的充电桩,30多分钟就将车充满,旅游的同时顺便充个电,十分省事。当天上午,不到半天时间就有20多辆车通过充电桩完成充电,共计发电983.5千瓦时,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续航焦虑”问题。

image

  泉州石狮永宁镇沙堤村“十里黄金海岸”景区内,全部民宿、路灯、充电桩使用的电能都来自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输出的清洁光伏能源。采用直流混合微电网技术是创新群控群调促进光伏消纳的一项举措,实现了台区组功率灵活互济,解决多样性源荷大规模接入带来的消纳和电压波动问题。

  目前,泉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位居福建省第一。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一方面加强政企协同,积极推动政府出台规范发展政策,引导分布式光伏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创新优化群控群调模式,科学合理提升光伏消纳空间。同时,通过规范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确保并网设备满足系统安全要求,多措并举满足当地分布式光伏和多形态负荷的并网需求。

政企联动建机制

  3月30日,春季阳光明媚,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的监控屏上显示,福建首个台区型共享储能微电网的光伏发电出力达到出力峰值1120千瓦,在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的南安市翔云镇,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公用变压器台区接入分布式光伏电源。随着分布式光伏的持续增长,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有所增加。

  此外,通过数据分析,泉州供电公司发现在南安市翔云镇、码头镇、洪梅镇等区域,分布式光伏接入较多,叠加小水电出力后,电网已达到承载力上限。问题亟待解决,该公司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引导投资分布式光伏的企业往晋江等用电密度高、工业化厂房密集区开发项目,确保出力和负荷均衡发展。

image

  为更好地服务分布式光伏发展,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依托公司配网调控云系统,从用电负荷水平及总体运行特性、电源装机结构、地区电力电量平衡能力、电压水平和控制能力、电能质量等5个方面,加强对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的全面评估。每个月,该公司会根据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测算结果,结合当地分布式光伏并网情况,形成指导意见,报送政府相关部门。

  同时,该公司主动汇报,并推动与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工信局等政府部门建立以电网承载力指标管控分布式光伏规模布局的工作机制,定期公布各地区分布式电源可接纳容量,实行“先到先得”,引导各界积极参与分布式光伏有序并网工作。

  今年2月,由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工信局等单位联合制订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泉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过程管理的通知》进入了向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的阶段。通知明确并网技术要求,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将进一步引导分布式光伏合理布局、有序开发、规范发展。

  3月27日,泉州市发改委发布《关于推动泉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光伏项目前期规划、项目备案、项目建设、安全技术、“四可”调控能力建设、项目运维等全过程的具体工作要求,解决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带来的电力平衡、电能质量、并网服务等问题,有效促使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开发、全额就地消纳,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还开展了分布式省地一体功率预测试点应用,加强气象分析,精细做好电力供需动态监视和分析预警,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预测准确度,并密切跟踪地区经济发展和电力消费需求走势变化,滚动研判短期电力平衡,引导分布式光伏均衡有序发展。

群控群调优策略

  在泉州南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厂区建设光伏电站,但线路上分布式光伏的盈余功率容易导致线路出现过重载。为解决这一问题,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率先建成投运全省首个“基于柔直互联的馈线组微电网”,实现光伏就地全消纳。

  “现在这条线路的光伏消纳能力从以前的每年240天提升到现在330天左右。”水头镇供电所所长许有彬介绍道。

  南安市是我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基地,环球石材加工厂是其中一家大型石材加工企业。2021年,该厂在厂区屋顶建设了一座容量为5兆瓦的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发电约493万千瓦时。工厂并不能完全就地消纳这些光伏电量,还有近340万千瓦时电量倒送电网,导致10千伏线路出现功率过载。

  2022年6月,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在水头镇投建了一套3兆瓦的柔性直流系统,将10千伏白莲线和垢坑线线路进行低压柔直互联,形成馈线组柔直互联微电网。系统投运后,当检测到白莲线因光伏出力增加即将倒送时,柔直变流器就开始工作,将光伏的多余出力转移至垢坑线消纳,保持线路负载均衡。

image

  采用柔直互联等技术实现功率平衡是泉州供电公司优化群控群调的策略之一。截至2023年12月,泉州地区分布式光伏年装机容量达186.83万千瓦,居福建省首位。

  在此背景下,研究分布式电源运行控制的关键技术尤为重要。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探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系统)数据交互功能,通过无线专网与试点的15个光伏电站完成遥控、遥调功能调试,让后台可以调节光伏电站发电有功、无功等比例,并投入基于周边台区电压自适应调整功能(AVQC功能),实现对光伏发电的自动控制,保障电网电压稳定,提升光伏等清洁能源利用效率。

  在分布式光伏并网应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能源对配电设备反向送电重载的问题。泉州供电公司结合分布式光伏所接入区域的负荷特性,制订线路优化运行策略,对于无法通过现有联络方式优化运行策略的,通过优化配网联络方式、柔直互联等技术手段,拓展区域内、跨网格的分布式光伏和负载之间的均衡,同时推动企业将整村户用屋顶光伏通过汇流集中升压方式接入电网,将电量输送至负荷高的区域,拓展光伏消纳空间。

  一项项举措优化了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科学合理提升了新能源消纳空间,保障了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

提升服务强管理

  从空中俯瞰位于晋江市陈埭镇鹏头村晋江一体化产业园,福建安踏物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屋顶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非常醒目。这是该企业去年12月底投运的光伏项目。该光伏项目共有6个并网点,采用高低压并网模式,装机容量4000千伏安,高压10千伏并网容量2002千伏安,低压并网容量1998千伏安,设计年发电量400万千瓦时。

image

  去年8月底,供电公司收到用户报装申请,得知该项目需赶在年底前投运。时间紧、任务重,国网泉州供电公司为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详细了解客户需求,各专业协同配合,全程开展技术指导,高效完成项目验收,项目顺利并网,比正常流程提前了半个月。

  在提升光伏并网服务方面,该公司开辟了“绿色通道”,精简并网手续,合并业务环节,推广典型设计方案,缩短工程建设时间,加快分布式光伏的并网速度。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还与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推动分布式光伏产业链协同发展。在规范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方面,统一管理模式、技术标准、工作流程、服务规则等,严格制订分布式光伏准入、检测、验收、运行等技术标准,多措并举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自泉州2017年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以来,未出现影响电网的跳闸事件,分布式光伏电站总体运行稳定。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