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第三届)电力建设数智化大会发布了2023年度电力建设智慧工程典型案例,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获评电力建设智慧工程“五星案例”,为电力建设智慧工程典型案例评价最高奖。 长泰10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是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和完善华东特高压交流主网架、促进福建电网北电南送输电能力提升的国家重点工程。工程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正式建成投运。作为国网公司首个“六精四化”示范工程,建设公司在长泰变建设期间,大量采用高度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精益化建设管理,为建设数智化坚强电网提供了“福建样板”。 智慧安装,保障施工质量 在建设过程中,国网福建建设公司针对主设备安装深化智能化应用,实现工艺指标在线监测、工艺流程自动控制、工艺执行智能判断。 智慧安装平台管控施工现场 “我们通过智慧安装平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了‘三个首次’。”该工程项目部负责人郭向华介绍说,“在技术的加持下,该变电站建设实现首次基于数字孪生、智能化机具、智慧化监控打造了主设备安装过程仿真监控,首次通过应用智能数显扭矩扳手,实现对界面、清理面螺栓级管控,以及首次采用三维姿态仪指导套管吊装,全面确保异常工况预警、安装质效提升。” 在数字化手段帮助下,该工程完成了1518吨绝缘油高品质过滤,减少过滤时间达18%,人力投入减少约55%;确保了377个GIS单元一次性对接成功,2.85万副螺栓的紧固率达到100%,有效降低放电风险;贯通设备制造、安装、验收全过程质量数据,全部主设备交接试验均一次通过。 智能管理,提升建设效率 “智慧管理”数智化平台多模块应用 同时,国网福建建设公司基于物联网、北斗定位、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长泰变电站建设期间打造具有综合数字化决策看板、边坡智能检测等26项全新功能的“智慧管理”数智化平台,聚焦现场的“人、机、料、环、管”,设置高精度、多品类、小型化、集成化的感知模块,实现全站“数据全感知、传输零布线”,现场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大屏即可随时掌握全站的建设进度,构建了科学决策“一屏掌握”、人员机具精准追踪、深度感知智能监控、多端多屏多方协同的管理新模式。 依托“智能管理”数智化平台,实现全过程风险精益管控率达90%,45天完成全站1611根桩基施工、3个月完成完成105万方土方平整及强夯、提前20天完成土建交安、较一级网络计划提前15天安全稳定投运。 一键移交,助力提质增效 基建数字化移交应用界面 长泰变电站率先试行“一键移交”,落实设备全过程贯通及“电网一张图”要求,将资源管理前置到规划设计阶段,形成775个资源节点目录及其对应的电气拓扑图,以实物ID为统一、唯一标识,关联各类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文档,实现实物ID在采购、建设等环节业务贯通,不仅首次打造了“统一模型、同源维护”的数字化移交数据底座,还首次以“图数模一本账”为特征,兼容基建侧与运行侧管理维度要求,经试点应用减少89.8%运行阶段数据重复录入,有效为管理减负、增效,在提质增效的同时,也为设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以往工程基建向生产移交数据过程中,需要手动录入多项数据,不仅费时费力,还可能出现数据错误现象,通过‘一键移交’,减少了89.8%运行阶段数据重复录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长泰变副站长黄书民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