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由国家应急管理部火灾防治管理司司长杨旭东带队的国家森防指灭火工作督察组一行来到国网漳州供电公司调研“森警+电力”工作经验,参观了无人机工作室和智能生产管控中心,鼓励该公司继续延伸应用成果,拓展应用领域,为森林防火工作探索新的政企、警企协作模式。 国网漳州供电公司所辖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千余公里,杆塔合计2万余基,其中80%线路途经山区丘陵地带,防山火压力大。2023年以来,该公司开创性地与森林警察开展警企合作,通过互联、互补、互动,构建“森警+电力”工作模式,将公安职能优势和该公司智能生产管控中心有机整合,有效防范输电线路走廊消防安全风险,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构建机制,创新防控工作模式 为了更好地做好输电线路防火工作,国网漳州供电公司主动联系森警、消防等防火部门,寻求合作契机。 在森林火险防控的共同需求和目标驱动下,双方联合组建“森警+电力”工作室,建立组织架构,制定工作制度和职责,并成立联合巡视队伍。电力部门发挥火险智能预警系统技术优势,森警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开展落地处置,双方实现火情及人员共享,把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员和护林员、巡线员整合起来,联合巡逻和排查,避免任务重叠或遗漏。 2023年8月,220千伏东兴Ⅰ路17号塔附近360余株桉树高度超限且存在青赔困难,该公司求助龙文森警大队,依法依规促使林木所有者张某及时采取排除措施,及时保障输电线路运行安全;2023年10月,该公司与龙文森警大队组织巡视人员在龙文区郭坑镇联合开展国庆期间防山火特巡,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发现一起烧荒烟雾事件,巡视人员及时到现场制止,防范山火于未燃。 数字赋能,共享火情精准防控 近日,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收到这样一条即时预警短信:“龙文区郭坑镇鼎寨山出现浓烟,火点半径3.558米,距最近杆塔324.226米……请尽快在全景平台了解详细信息,加强监控,准备好应急措施。” 原来,这是安装于电力高压杆塔上的可视化设备捕捉到疑似火点画面,经过相关软件分析识别后,推送至森警的一条火险预警信息。 在民警赶赴现场的同时,国网漳州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携带的无人机已飞抵目标上空实时拍摄并进行终端传输,现场树枝、灰烬、人物清晰可见。龙文森林警察大队和该公司智能生产管控中心通过监看屏幕影像资料迅速指挥调度,各方力量有条不紊开展现场处置,一场火险被及时消除于萌芽状态。 这是“森警+电力”工作室开展森林火险管控的一幕。2023年以来,类似的火险处置已有5宗,龙文区辖区的28条高压走廊未发生山火。 除了火险防控外,该公司智能巡检系统还能帮助森警大队获取更多苗头性、预警性和行动性涉林违法犯罪线索和情报,助力实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新型生态警务目标。随着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智能巡检系统的应用还有更广阔的空间,如该系统具有的搭建火灾现场三维立体模型、夜视功能,在防灭火指挥、火案侦破等方面可大显身手,为科技强警添砖加瓦。 整合资源,警企合作互惠共赢 2023年4月,国网漳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与漳州市公安局龙文分局森警大队在龙文区漳滨村联合开展清明防山火特巡,并对周边民众发放防火安全宣传手册。 为进一步深化“森警+电力”合作领域,该公司部署更多可实现远程网格化指挥飞行的无人机场,扩大野外数据采集终端覆盖面,做大数据、用好数据。在线路安全运行管控的同时,也为公安部门开展森林防灭火指挥、火案侦破、生态要素采集等方面提供有效信息。 “森警+电力”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之外,今后还将注重依托林长办、森防办、三电办、电保办等平台,探索更多有效的协作模式,以电力线路保护区防火林带建设等工作为切入点,将森林防火和电力设施保护进行有机结合,积极促成“电-消-警-林”四方火情信息共享网络的建成,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共同筑牢政企联动的电网和森林“防火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