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福州人:不购买、不采摘、不食用野生河豚、织纹螺等!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09 05:30:30    分享到:

新春佳节将至,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市民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采摘、不食用野生河豚、织纹螺、野生菌菇等相关高风险品种,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

河豚鱼

河豚鱼,学名河鲀,是一种有剧毒的鱼类。河豚毒素是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食用中毒后出现口、唇、舌尖、手指轻微麻木等早期症状,随后出现呕吐、步行困难、言语困难,进而出现血压迅速下降、呼吸困难直至意识消失、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

河豚鱼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禁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明令禁止食品经营者经营和销售活体河豚鱼、河豚整鱼及无合法资质的河豚鱼制品。

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主要分布于浙江、广东和福建沿海地区。织纹螺的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

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易导致食物中毒,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中毒潜伏期一般在10分钟至3小时。该毒素对热稳定,煮沸、盐腌、日晒等均不能将其破坏,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野生菌菇

菌菇的种类繁多,分布的地域也非常广泛。我国已知可食用的菌菇有1000多种,有毒菌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对人有致死危险的菌菇有40多种,且不易鉴别,食用有毒野生菌菇中毒后没有特效疗法,病死率高、风险极大。

对此,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市民,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自觉做到不购买、不采摘、不食用野生河豚、织纹螺、野生菌菇等相关高风险品种,如发现违法违规经营食品行为,请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福州新闻网记者 朱丽萍)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