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中院:某合伙企业与某林场金融借款执行案 ——灵活转变执行方式,破解大宗林权处置难题 【案情简介】被执行人某林场借款合同一案判决生效进入执行后,因抵押的林权距离远、范围广、勘验难度大,无法联系被执行人等因素,致案涉林权评估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处置变现受阻。如何快速变现财产,一次性有效处置244宗地70948亩的林权成为本案执行的难点。本案处置难,首先是评估难。按传统的评估方式,评估前需先对林权进行林地现场勘验、丈量,该项工作不仅用时久(半年以上),且费用高昂(上百万元)。在被执行人无法联系的情况下,依传统方法评估难度更大。为破解难题,执行法官多方走访林业主管单位相关部门研讨论证协商,经研究决定采取创新的林权评估办法:在财产确定处置参考价阶段确保效率优先。适当调整原有评估方式,即不进行现场测量,而是采取调取林业机关林勘数据为主,林业鉴定机构进行林业核查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估。即由法院调取林业管理部门最新的林权二类调查数据,将森林资源档案更新方法编制而成的小班一览表交由相关林权核查机构,核查机构以此为基础形成森林资源核查报告,评估机构再依据核查报告及其他相关材料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这样不仅为申请执行人节省上百万元林地勘验费用,也节省了评估时间,为财产快速变现打下基础,提高执行的效率性。 其次是整体处置难。目前,林权拍卖市场法拍成交率很低,最终执行变现难度很大。莆田中院在确定林权处置参考价后,考虑到若按照产权人来区分,七万多亩林权只分两组挂拍,出现流拍的概率极高的情况,参研相关林权拍卖成交案例,经充分酝酿论证后,决定将本案的林权以林权所在地为基础,分区域、按村落分成14组进行挂拍。挂拍前做好竞买的宣传和协调工作,争取实现财产拍卖变现价值的最大化。为应对案涉林权可能全部或部分拍卖变卖均流拍情况,做好债权人及当地林业部门沟通工作。最终成功拍卖部分组别林权,其他组别林权经拍卖变卖程序均流拍后,由当地的国有林业企业以变卖流拍价购买涉案林权。莆田中院通过创新、高效的“一揽子”执行措施,妥善处置了涉案林权,及时为申请人企业“回血造血”五千余万元,提速兑现了胜诉权益。申请人专程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综合述评】针对执行实践中大宗林地变现难的问题,莆田中院积极发挥执行智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执行方案。首先,创新评估方式,积极与评估公司和林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调取最新林权二类调查数据,交由核查机构出具森林资源核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评估报告。这样不仅节省上百万元林地勘验费用,也大大节省了评估时间,为财产快速变现打下基础。其次,在财产处置阶段综合考量各方利益,摒弃机械办案、一拍了之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及参考林权成交案例,按照“整体处置、分村挂拍”的总体思路,根据产权人、分布区域分多包进行挂网拍卖,并积极促成意向竞买人参与竞拍,提高拍卖的成交率,最终将70948亩的林权一次性处置完毕,破解了大宗林权处置繁琐、成交率低的难题。本案大面积涉林权执行处置取得良好成效,实现双赢、多赢的效果,做到办理典型一案,带动解决一片,打造了林权执行案件处置新样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