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走向大模型、智能算力:中国电信的AI路径寻踪

来源:中国电信 作者:林碧涓 发布时间:2023-11-13 08:08:31    分享到:

ChatGpt横空出世,经过快一年的发展,我国大模型已开启“百模大战”,无论是数字原生的互联网公司,还是通信运营商等行业企业早已行动起来,抓住技术红利,上线自研大模型产品,推动“百模大战”不断升级。

作为拥有云网融合优势的运营商,中国电信紧跟时代发展,自研大模型积极入局人工智能领域;算网融合,构建强大算力基础,赋能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升级。

11月10日,以“数字科技 焕新启航”为主题的2023数字科技生态大会在广州盛大召开。在本次大会中,中国电信在开幕式上发布了多项涉及算力、大模型的成果,包括千亿参数的星辰语义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以及星辰教育大模型、基础治理大模型、政务服务大模型等12个行业大模型,在分论坛中,针对视联网、安全等领域还推出了海纳视联大模型、见微安全大模型,助力AI加速发展。

01、技术飞轮,多款大模型发布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飞轮效应”,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系统或组织出现积极循环的现象,即个体元素的增长,将在未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AI大模型领域亦是如此。

在本次大会中,中国电信带来星辰千亿参数大模型、星辰多模态大模型等多样大模型产品。其中,星辰千亿参数大模型重点解决百亿参数的语义模型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幻觉、外推窗口和多轮逻辑推理问题;多模态大模型则主要聚焦提升图文生成、图文理解能力,训练了超过12亿的各种风格数据,训练显存降低50%,推理提速4.5倍;支持近20种绘画风格,中文意象理解生成能力提升30%,语义细粒度生成效果提升25%。

此外,基于当前大模型市场需求热度、各行业数字化发展进程,以及在应用侧大模型技术成熟度,中国电信发布首批试商用的12个行业大模型,涉及教育、基层治理、政府服务、医保、交通等多个领域。

据中国电信介绍,在模型开源方面,计划于今年12月开源百亿参数大模型;2024年4月开源千亿参数大模型,明年3月实现平台工具的开放。

02、AI时代:智能算力筑基时

当ChatGPT吹响了生成式AI的号角,一个崭新的世界,蕴藏着对海量算力的需求,如果说,大模型是AI抽象化的“肉身”,那么海量的算力,则是维系这具肉身运转的“血液”。

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显示,从2022上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规模成长了54%,预计到2027年市值将进一步从31亿美元增长至164亿美元,人工智能的热潮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的猛增。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6月底,中国算力规模达到197EFLOPS,其中通用算力规模占比达74%,智能算力规模占比达25%,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加60%。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云网融合提出更高要求,云网融合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演进升级,同时云网融合也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未来的云应该是提供智能算力和AI服务底座的云。”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柯瑞文说道。

目前,天翼云已完成“2+4+31+X+O”的算力布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心-省-边缘-端”的四级算力体系,打造可满足多个大模型同时训练的公共智算中心。在本次大会的数字化创新合作论坛中,北京电信发布了京津冀国产智算资源池建设成果,将为京津冀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算力支撑。

此外,中国电信持续强化底层算力平台建设,除此前推出的算力分发网络平台“息壤”外,在本次大会中,中国电信还带来了升级云智超一体化基础设施平台“云骁”、一站式智算服务平台“慧聚”。据悉,“慧聚”平台可大幅降低大模型训练、微调、部署、推理的门槛,让客户能够更专注于模型升级和应用落地。

03、以开放合作心态,促大模型加速落地

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技术落地应用,从实际应用中获得价值。中国电信总经理邵广禄表示,AI大模型对加速创新、提高效率有重要作用,“对AI大模型,大家逐渐形成共识,早使用,早受益”。

《中国人工智能模型大地图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正有 14 个省(市)开展大模型研发,截至今年7月,中国已累计有130个大模型问世。但落地难仍是当前大模型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一方面,大模型的训练、实施都需要巨大的算力,但当下算力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矛盾,这让大模型落地应用面临高昂成本;另一方面,大模型本身面临泛理解、生成能力、复杂行业应用中的强信息集成等方面的挑战。

独木不成林,百川汇江海。国云智算底座,依托国云安全优势,不仅能支撑大模型的研发,也为社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服务。

邵广禄表示,中国电信愿与生态伙伴精诚合作,共同开发大模型,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到经济、技术、社会治理、政府和个人生活等场景之中,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和数据产业的繁荣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的智能化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林碧涓)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