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剑溪110千伏变电站首次应用北斗智能压实技术的设备。 3月29日,走进尤溪剑溪110千伏变电站工程施工现场,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的施工人员正驾驶着应用北斗智能压实技术的设备对路面进行压实施工。 “这个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研发的智能压实监测设备,首次在我省电力系统进行应用。”尤溪剑溪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经理洪斌介绍,该设备由北斗定位天线、多功能传感器和北斗高精度一体机组成。 北斗定位天线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实现设备的高精度定位;多功能传感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将压路机碾压数据实时记录并传输至北斗高精度一体机和云服务器进行存储、处理。 “以前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压实施工,现在有了这个设备,再也不用担心压不准了。”压路机操作人员余作鹏说。 传统的压实作业无法实时获取结果,不能及时发现欠压区域,且压实度检测可行性差,费工又费时。如今,施工操作人员可通过驾驶室内的平板实时查看设备作业信息,指导设备依照最佳路线进行碾压,防止漏压或过压等情况,确保碾压的精准施工操作。 “通过采用北斗智能压实设备压实作业,施工时间从原来的 7天缩短至3 天,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洪斌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该技术已在尤溪剑溪110千伏变电站中得到了实践应用,下一步将应用于郑洋220千伏变电站、三元兴源110千伏变电站等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施工质效,助力基建数字化转型。 尤溪剑溪110千伏变电站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尤溪县坂面镇、新阳镇、台溪乡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和工业园区以及蓬莱山旅游文化园区的开发用电需求,助力尤溪经济发展。 南平山区架空长线路首次应用就地型全自动FA ![]() 山区线路供电半径长,通过调度员人工调取数据、研判故障再进行遥控操作,仍是“分钟级”恢复供电,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用电的需求,而通过应用全自动FA,特别是针对解决长线路级差保护配合问题而采用无线差动保护就地型全自动化FA,能够“秒级”快速研判故障点并“自愈”,故障处理的效率大为提升。 近日,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根据10千伏张坑线、圭历线山区线路长特点,使用就地型FA配电自动化系统,解决保护级差匹配困难的问题。这也是全省首次在山区高故障长线路治理中使用无线就地型FA(配电馈线自动化),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本次改造涉及的10千伏张坑线、圭历线线路长、地形复杂且已经运行多年,属典型的山区架空高故障长线路。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原先电力线路的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周边需求。为彻底改善用电状况,让村民能够用上放心电,在省、市公司、电科院技术指导下,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新技术导则要求,优化完善该线路建设改造方案,重点在强网架、差异化、智能化方面,提高线路供电能力,保障居民可靠用电。 据悉,此次改造该公司在位于河边、低洼地带等处使用窄基塔,极大提高了线路防洪涝灾害能力,在易雷击杆段使用高压绝缘横担提高防雷水平。 此次改造为山区高故障长线路治理有效积累经验,国网建瓯市供电公司将进一步优化供电线路网架接线结构,落实“运维跑在故障前”,强化运维工作,切实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率,持续提供可靠电力保障,确保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 (陈菲 陈金华 陈熹 张显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