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下午,在位于德化县盖德镇的宝坑林场和凤山村附近,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联手德化县林业局、盖德镇政府和特高压德化段施工建设单位,通过“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方式,在电力输电线路下共同种植生物防火林带。 经过一个下午的劳作,一条长约2公里、宽60米的“黄绿红”生物防火林带初见雏形。电力线路走廊下种植的黄色油茶果、红色杜鹃花等低矮经济防火树种,与高耸参天的绿色树木一道,在阳光的照耀下交相辉映,形成了一条独特的“黄绿红”景观带和经济带。 “通过在电力线路走廊下种植低矮经济防火树种,既丰富了当地的产业链,又增加了林农收入,还有效解决了林区线树矛盾,将生物防火林带与电力走廊林带、自然林火阻隔带形成闭合圈,林火阻隔体系初步形成。”德化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德化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森林覆盖高达78.4%,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居全市首位,是名副其实的泉州“绿肺”。 每到春季,桉树、松树、竹子等是当地树农常种的高杆植物。这类植物距离线路太近,容易引发线路停电、人身触电和森林火灾等风险,安全隐患较大。 如何既能保障树农利益,又能从根源上化解线路安全隐患,构建线树和谐共存的良好环境?从2020年开始,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党委与德化县林业系统党委通过政企党建联创方式,开展“林电共建”活动,经过科学研判、反复验证,最终选定利用电力线路走廊生物防火林带置换的做法,对电力线路走廊成片森林、电力线树矛盾突出的地段,将原电力线路底下的树木砍伐后种置油茶,有效解决线树矛盾。 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林电共建”活动成效显著。近年来,德化县因电力线树(竹)矛盾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风险次数同比下降了7成以上,未发生因电力线路导致森林火险的事件,森林生态资源更加安全。 据悉,此次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还联手北电南送特高压德化段施工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便道附近栽种观赏树苗,在特高压施工便道补植“复绿”,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铺就乡村振兴“幸福道”。 通过建设生物防火林带,进一步实现林农增收、森林防火、电力安全和生态观光的多赢局面。此次“黄绿红”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林电共建活动的“升级版”。今年,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将继续拓宽深度和广度,计划推进全县余下的电力线路风险段生物防火林带置换,形成集致富、平安、观光一体的山水生态绿色走廊,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让“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