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消费网

生食水产品消费警示

来源:福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3-14 11:53:35    分享到:

“生腌”是将活蹦乱跳的龙虾、虾蛄、膏蟹等海鲜用高度白酒腌制后,配上香菜、小米辣、蒜末等调成的蘸料,冷藏一段时间后直接生食,这样的生腌水产品因爽滑鲜甜的口感,备受推崇。“鱼生”大多是选用生的淡水鱼(乌鳢、青竹鱼等)片成片,搭配油盐酱油等调料以及各种配料小菜,拌匀之后直接食用。但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制作环节的风险较难控制,有较大食品安全风险,食用需谨慎。

01、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可能引发以下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副溶血性弧菌可污染的海产品种类较广,如海洋鱼类、虾、蟹、贝类等。副溶血性弧菌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急性胃肠炎,如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等。我国华东地区沿海水中的副溶血弧菌检出率为47.5%~66.5%。加工海鲜的案板上副溶血弧菌的检出率高达87.9%。

诺如病毒感染

最常见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品是贝类,如牡蛎、蛤蜊、扇贝等。诺如病毒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低烧等。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甲型肝炎病毒易富集在毛蚶、牡蛎等水产品上。进食了生的或半生的被污染的水产品则可能感染甲肝病毒。

寄生虫感染

淡水活鱼有感染肝吸虫的风险,生吃含有肝吸虫囊蚴的鱼肉易患肝吸虫病,某地视“鱼生”为美食,也是肝吸虫的重灾区。

02、酒、糖、盐、芥末、大蒜有用吗?

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的时候喝高度酒、蘸芥末、吃大蒜、多加糖、高盐等办法进行杀菌,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或杀灭部分的微生物,但远未达到能杀菌消毒的水平,还是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

03、如何预防食用水产品引发感染

(一)食用海鲜前务必烧熟煮透,不生吃海产品。

(二)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污染蔬菜、碗碟等。加工过程中,生熟、荤素的砧板、刀具、餐具等都要分开使用。

(三)各种食品,尤其水产品及熟食,应在4℃及以下的冰箱密封贮藏。生熟食品应分开保存,防止交叉污染。

(四)餐饮单位一定要加强冷菜间的管理,以防交叉污染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

(五)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应即时到医院就诊,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就诊记录、化验报告、剩余食品、呕吐物等相关证据,避免因错过最佳调查时机,导致食物中毒无法确诊和维权。


责任编辑:沙鹏成
首页 | 版权声明 |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公共服务 | 衣食住行 | 日常消费 | 图片 | 视频 | 区域

Copyright © 2020-2029 福建新消费 福建消费网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福建联合信实律师事务所 邱兴亮律师
闽ICP备20009188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1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