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北方曲艺也悄然在福建扎根萌芽,福建也有了专业的曲艺培训学校,以培训传承的方式将曲艺这项非遗技艺推向大众。 赵槊与曲艺结缘数十余年,现任福建曲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常务理事、快板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少年语言艺术综合测评福建省指定测评官。他将曲艺艺术的火种引入福建,为萌生曲艺兴趣的人们,点亮心中的火种。 壹 30年潜心沉淀 成曲艺界金牌教练 赵槊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似乎对语言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在他身上,不难看出曲艺人的达观、洒脱、和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艺术路漫漫,求索无止尽。其后,赵槊拜师学习曲艺类知识,师承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华再传弟子曲艺名家谢雷,在曲艺事业上展开了无止境的探索。赵槊所刻画的《华山论剑》等作品走上了全国性的舞台,为越来越多观众所知,他将传统相声、板书通过内容、互动和传播方式上的改良,以文辞之美,鲜明热点、逗趣演绎,让越来越多曲艺爱好者感受到曲艺这个国粹的魅力所在。 赵槊和大多数曲艺学者一样,曾经有着文工团、培训机构等职业经历。谈起原武警8710部队文工团曲艺演员经历,赵槊坦言这段经历让他收获良多,部队的生活不仅磨练了他坚韧的毅力,也为他的作品创作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素材。 贰 创新传承 创办福建首家曲艺培训学校 一直以来,赵槊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致力于将自身所学,传递给越来越多对曲艺文化有兴趣的人们,时至今日,赵槊已有二十多年的曲艺表演教学经验,致力为国内语言艺术师资培训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做出贡献。 在一次与好友的交流中,赵槊与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快板书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张添雄、广东省朗诵家协会理事,中华青少年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会长朱夏黎的想法不谋而合,创办福建首家曲艺培训学校的想法被提上日程。 2021年5月,赵槊将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天津“竹韵斋语言艺术”优秀教育品牌引入福建——竹韵斋福建分部于福州成立。赵槊担任竹韵斋福建省分部总负责人。 曲艺是个全民艺术。“它不分年龄、生活方式显示,只要喜爱说话,任何年龄段开始学习都不晚。“并且,一个快板一段相声可随时随地展示。赵槊并不担心曲艺在社会大众中的接受度,但,曲艺教学的这条路,远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容易。 曲艺是一门包罗万象的传统艺术,以相声为例,“说学逗唱,哪一门都得学。“这是相声演员在台上经常说的一句台词,扎实的语言功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夸张的肢体语言、表情、动作则是锦上添花的必要元素,融会贯通方能完全释放这门艺术的精髓与魅力。 专业背书 汇聚优质资源助力曲艺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曲艺这门语言艺术的背后,糅合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曲艺艺术的教育十分有价值和意义。“语言艺术包含了快板、相声、评书、小品、朗诵、演讲、播音、主持、表演、国学、童话、课本剧、普通话正音等所有和语言有关艺术表现形式。”赵槊介绍道。 因此,竹韵斋语言艺术课程聚焦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兼具了双轨语言综合艺术、拥有知识产权的通识教学课程。采用中国传媒大学语言综合专业艺术+曲艺综合专业艺术同时进行授课教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派快板书、相声、小品、即兴表达与演讲、儿歌、童话剧表演、校本剧与台词等……通过多样化的主题课程,系统学习“声、台、形、表”“说、学、逗、唱”“手、眼、身、法”,将三字经、弟子规国学古诗词课文经典糅合进戏剧、曲艺课堂中,孩子去学习演绎鉴赏、锻炼大脑、形体、朗诵手位,快速提升专注力、全面训练语言能力、提高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应变能力和即兴能力、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积累了解中国文化、找到自信。帮助孩子走上少儿春晚、国家级比赛、巡演及中外艺术交流的舞台,辅助孩子未来学业事业发展。 作为全国青少年少儿语言表演艺术测评及全国语言金牌教师培训基地、中国曲艺协会少儿曲艺培训指导基地、中国快板书艺术委员会指定人才选拔培训基地、中国朗诵家协会理事单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优秀节目培训推荐基地,竹韵斋总部的资源为赵槊和团队在福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支撑。 传统文化出圈,需要与不同的业态链接,碰撞出不同的可能。近年来,竹韵斋与地产、培训机构、政府合作,探索了艺术传承的新路径,在各地打造体验课程,塑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和学校合作,将曲艺带进校园,作为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地方政府创作曲艺类文旅产品等等。 叁 因材施教 曲艺新星初露锋芒走入大众视野 “福州平话与李派快板也有一定渊源,李派快板以快板书为形式,福州平话由北方评书演变,快板书与评书作品展示内容相似,都是通过故事叙述,但快板书作品演绎更具节奏韵律感。”赵槊说。 为适应福建的地域文化,竹韵斋结合当地实际,为每一位学员的情况量身展开个性化教学。从纠正说话吐字发音、打好语言基础,到曲艺综合学习、鼓励孩子创作,做好作品的表达,一遍遍耐心地指导孩子练习形体、培养其上台的胆量。“针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我们关注孩子的内心,鼓励每一个孩子都走上舞台,成为自己的主角。”有了良好的教学基础、充分的创作灵感和对曲艺的热爱,扇子、手绢、和醒木,这些在资深曲艺人手里的装备,在孩子们手中也能充分施展开来,一举一动都颇具行家风范。 (海峡民生艺术展演朗诵) 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赵槊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寻找创作元素,以写作形式把传统文化说出来,从吃喝玩乐、到名胜古迹,最好的创作素材取自于生活也来自生活。孩子不仅在听写、背诵方面,准确率有所提高,也更加善于表达,乐于参与各类活动。 同时,为了激发孩子对曲艺的认知和兴趣,也为了做好孩子上台前的演出培训,赵槊常常带着孩子观看大师级演出,组织话剧黄梅戏研学。看着前辈们精湛的演出技艺,让学生们上台的心愈发蠢蠢欲动。 凭借教学方面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经验,赵槊多次指导学生作品荣获国内大奖,如2022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美育成果展演金奖,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少儿大赛等。“培养并助力有艺术天赋且注重美育综合提升的孩子走上更大的舞台,实现更高梦想。”这是竹韵斋的运营理念,也是赵槊的梦想。 或许,在热爱曲艺之士的赤忱下,将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未来曲艺新星,或许未来,他们之中有中戏、北影、曲艺学校的知名学生,也有演话剧小品主持,也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共同助历曲艺传统文化走的更深更远。成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和茁壮的精神养分。 竹韵斋进入福州2年+以来,因其好口碑,不断有家长咨询“我们家附近怎么没有?”,根据需求,今年校方新增设了鼓楼大儒世家授课中心,方便家长们就近选择。 竹韵斋语言综合艺术的课程分为三大阶段,邦妮觉得课程实用性相当高,每个阶段孩子们都能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学会不同类型的口语表现方式。 4-6岁幼儿阶段,课程重点在培养孩子的吐字归音和表现力上。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学习基本功,力争在小学之前,就拥有标准的发音和初步的即兴表演力。 一二年级的课程结合了低年级阶段小学生的必备素养,融入了许多在校园里会接触使用到的内容,比如让孩子们感受如何进行国旗下讲话;如何进行班干部竞选;低年级阶段必备的阅读理解、看图书画等技能;简单的诗文朗诵等都会一一涉及到。 并进一步提升孩子们面对陌生群体,自信、独立上台表达的能力! 三年级及其以上的孩子,课程上融合了逻辑思辨和即兴表达的内容,通过系统学习辩论、演讲、朗诵等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孩子们说出来的内容更有思辨性、更具说服力,并且个人风格愈加浓郁。 比如孩子们跟随音乐跳动,音乐停止,孩子们需规范的拿好话筒,包括站姿、表情、手握话筒的位置等都得到位 。 针对小龄段的孩子,更侧重规则意识的树立,比如规范、优雅的站姿;表演节目前后的礼仪等行为意识的养成。 孩子们每周2次共4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个学期大致有32节的课程,孩子们每学期会体验到6-8个不同主题的文学形式,涵盖了文学素养、实用的口语表达、朗诵演讲主持等表演性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