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有关要求,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于8月29日启动,主题为“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一品一码”将持续推送专题文章 本期将为大家介绍临期食品相关知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临期食品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但是,大家对于临期食品是否有充分的认识呢? 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原称,2018年后并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北京市工商局(原称) 随之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 ✦标注保质期6个月到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比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之类) ✦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比如一些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之类) ✦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 ✦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一些点心等)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另外,常见的临期食品来源主要有 1、很多大型商超会将部分临期食品退还给供应商,以调换新货; 2、一些厂家产品同质化严重,销路不畅,库存积压; 3、个别经销商放弃某一品牌的代理,选择清仓。 临期食品虽“物美价廉”,但大家一定要切记正规渠道来购买,理性消费勿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