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暑假的到来,龙岩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家长,慎重选择校外培训,务必注意“四要”和“四不要”: “四要” 要选择正规机构 要提前查看培训机构的资质信息,选择“证照齐全”的培训机构(指有《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 要辨别广告宣传 市民务必要关注媒体发布的广告,务必仔细甄别培训机构发布的内容是否存在违规、虚假、夸大、不科学的表述、不负责任的许诺,是否利用教师资质、执教履历、机构实力、用户评价实施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是否利用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等宣传。 要保存合同发票 要主动与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仔细阅读培训内容、收费退费等条款。付款后切记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并妥善保管。 要了解老师资历 家长要在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场所公示栏中进行查询教师资格证。根据“学校在职教师不允许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之规定,家长绝不能轻信校外培训机构所谓的“名师”。 “四不要” 不要一次性缴纳大额预收费用 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等,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60课时的费用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不要选择师资不合格的培训机构 要提前了解培训机构的教师信息,选择具有相应教师资格的学科类培训教师,选择具有相应从业资格的非学科类培训教师,不安排孩子参加在职教师进行的校外培训。 不要选择安全无保障的培训机构 不要选择安全无保障的培训机构。要提前查看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选择场地宽敞、房屋结构安全、安全设施齐全、消防通道畅通等有安全保障的培训机构。 不要盲目报班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暑假是孩子休息调整的时期,家长切勿给孩子报太多培训班,要以孩子兴趣为主,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培训,做到劳逸结合。 另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不区分学科类、非学科类,主流媒体及其新媒体、网络平台以及公共场所、居民区等线上线下空间不得刊登、播发面向中小学(含幼儿园)的校外培训广告,且不得利用节(栏)目、“软文”等方式变相发布校外培训广告。 欢迎社会各界和群众对相关市场主体和单位的广告行为进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或者自身权益受到损害,请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家长们,请谨慎选择校外培训机构! |